摩托车管理新政将至:告别13年强制报废,迎来驾驶证申领新规
清晨的街头,总有摩托车的引擎声划破宁静——是通勤族穿梭在早高峰的车流里,为生活奔波;是摩旅爱好者载着行囊驶向远方,追寻自由;也有老车主对着车况依旧硬朗,却因满13年即将报废的爱车满心不舍。摩托车早已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千万人的生活伙伴、情怀寄托。
如今,一则重磅消息让整个摩友圈沸腾:一系列摩托车管理新政正加速落地,不仅彻底告别了实行二十余年的13年强制报废“一刀切”规定,更在驾驶证申领上推出诸多便民举措,让骑行生活更具温度、更显灵活。这既是对民众出行需求的精准回应,也是交通管理迈向科学化、人性化的重要一步。
一、报废新规:告别“十三限”,车况成核心通行证
困扰摩友多年的13年强制报废制度,终于迎来根本性调整。2025年,生态环境部发布新政,正式废除这一“一刀切”规定,取而代之的是以车辆安全和环保状况为核心的动态检测机制 。根据修订后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普通二轮摩托车不再以使用年限或行驶里程作为唯一报废依据,只要通过定期检验,即可继续合法上路。
这一政策并非“放任不管”,而是从“以龄取车”转向“以检定存”。新规明确,安全性能(制动距离、车轮平衡度等)和环保指标(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排放等)是车辆能否继续使用的两大关键标准,排放低于国四标准或噪音检测不合格的车辆将被淘汰。同时设置过渡期,2025年7月前已满13年的车辆仍需按原规定报废。云南、广西等地还推出差异化政策,旅游用途摩托车使用年限放宽至15年,车龄超30年的经典摩托车经认证可豁免报废年限 。据公安部2024年数据,全国摩托车保有量已突破1.3亿辆,其中3200多万辆注册满10年,新政将让海量车况良好的摩托车获得“续命”机会。
二、驾照申领:年龄放宽+流程简化,骑行门槛大幅降低
在驾驶证管理方面,公安部的新规同样带来惊喜。2024年12月10日,公安部第5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决定》(公安部令第172号),并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最受关注的变化,是将普通三轮摩托车(D证)、普通二轮摩托车(E证)的申领年龄上限从60周岁提高至70周岁,70岁以上人员可降级为轻便摩托车(F证)继续驾驶,让老年摩友的骑行梦得以延续 。
除了年龄放宽,驾照考取流程也大幅简化。深圳、兰州等地推出“自学直考”通道,将传统1-2个月的拿证周期压缩至最快15天,费用也降至500-800元。全国范围内推行科目二、科目三合并考试,一天内即可完成两项考试,合格后当日可预约科目四,最快3天就能拿证,杭州试点后报考人数直接翻倍。对于仅驾驶50cc以下轻便摩托车的用户,需花费约200元(含考试费、工本费)、耗时两周左右,即可取得F证,满足日常短途出行需求 。
三、年检配套:严格标准+便捷服务,安全环保双保障
报废年限放开的同时,年检制度也同步升级,形成“放松年限、收紧检测”的科学搭配。2025年实施的摩托车年检新规明确了差异化检验周期:十年以内的摩托车,注册登记后第六年、第十年需上线检验,期间第二年、第四年、第八年可通过交管12123APP线上申领免检标志,无需到场;超过十年的车辆,每年需上线检验一次。若车辆发生过人员伤亡交通事故、非法改装被处罚或出厂超四年未注册,将不享受免检政策。
年检项目也全面升级,涵盖安全性能、环保指标、电摩专项等六大维度,其中电摩需额外检测电池循环寿命、过充保护功能等关键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车龄达到10年的车辆,年检频率提高至每6个月一次,连续三个检验周期未通过年检的车辆,仍将被强制报废。为方便车主,线上车籍报废服务已覆盖151cc以上摩托车,车主通过监理服务网申请后,10日内寄回车牌即可完成手续,无需跑线下窗口 。
四、地方红利:补贴+解禁,骑行环境持续优化
新政落地过程中,多地结合实际推出配套福利,让摩友切实感受到政策温度。重庆推出“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每年每人最高可享受3辆车、每辆500元的置换优惠,降低换车成本 。鄂尔多斯对2025年4月1日后购买的非营运摩托车按车价分档补贴,30万元以上补6000元,5万-10万元补3000元,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在通行政策上,“禁摩”松动趋势明显。西安、鄂尔多斯等城市已试点解禁,通过电子车牌管理使事故率降低42%。同时,2026年国四燃油摩托车仍可正常上路的政策,给车主吃下“定心丸”,国五排放标准预计2027年推出,现有车辆不受影响。这些地方举措与全国性新政形成合力,既保障了道路安全,也为摩托车出行创造了更宽松的环境。
从“年限报废”到“车况判定”,从“年龄受限”到“宽严相济”,摩托车管理新政的每一项调整,都彰显着对民生需求的尊重与回应。未来,只要车况合规、驾照齐全、年检合格,摩托车就能成为更长久的出行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