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电动车在二手车市场根本无人问津,车商见到新能源车都连连摆手。如今,情况发生180度大转弯。最新数据显示,三年车龄的电动车残值率已从五年前的35%提升至55%,而同期燃油车则从65%下滑至55%,两条曲线首次出现历史性交叉。
这意味着,同样开了三年的车,电动车和燃油车现在能卖差不多的价钱。
燃油车市场正面临结构性过剩。全国超过3亿辆的燃油车存量,让二手车商库存周期延长至45天以上。
曾经备受追捧的豪华品牌也难以维持价值壁垒。宝马i3终端起售价降至23万元,奔驰EQE优惠后进入30万区间,奥迪Q4 e-tron直接定价28万元起步。
这种降价策略传导至二手车市场,导致传统燃油豪华车保值率持续走低。评估师们面临尴尬场景:去年收的宝马5系现在平均每台亏损3-5万元,而去年不敢收的特斯拉Model 3反而成为硬通货。
电动车保值率提升背后是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市场的广泛接受。电池成本较三年前下降40%,46系大圆柱电池良品率提升至92%。
这些技术进步直接反映在终端:相同续航车型的售价每年下降约8%。同时,充电基础设施的密度正在追平加油站,深圳全市快充桩数量已超过加油站数量的12倍。
消费者用购买行为投票。2023年1-7月,30万元以上购车预算人群中,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达到41%,较2021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在限牌城市,这个数字甚至突破60%。
车企的战略转向比消费者感知得更彻底。大众汽车宣布停止研发新一代燃油发动机,福特将燃油车研发团队转入混动事业部。
产品经理们发现决策逻辑彻底改变。三年前车型改款重点还在发动机参数调校,现在全部资源投向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
二手车市场出现新的价值评估体系。带高速NOA功能的电动车比同款低配车型溢价3-5万元,支持电池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车型三年残值率高出普通车型8个百分点。
评估师们开始要求应聘者具备三电系统检测资质,而不是听发动机声音判断工况。这个细节背后,是整个汽车价值的颠覆性变革。
五年后,当我们再讨论谁更值钱时,电动车的智能系统、电池健康度、软件升级能力将成为衡量价值的新标准,就像今天衡量智能手机的保值率一样。
燃油车作为机械艺术品的时代正在落幕,电动车作为智能终端的价值时代刚刚开启。
下一篇:保时捷利润下滑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