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见科创 | 6项创新项目,20项技术需求现场解读与对接
创始人
2025-10-18 21:59:45
0

为加速重庆高校汽车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现定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SAECCE 2025)期间,举办重庆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流会。本次活动将充分发挥年会作为行业顶级盛会的集聚效应,集中展示重庆高校创新成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现场集中展示6项创新项目,20项技术需求现场解读与对接,旨在精准对接产学研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诚邀您的参与!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23日 14:00-17:00

活动地点:中国重庆科学会堂E309-B

01

会议日程

具体日程以现场为准。

02

已征集项目

现场将邀请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的6项前沿科技项目路演展示。欢迎各位嘉宾现场交流。

  • 项目1:实车数据驱动的动力电池SOH估计与寿命预测

    本项目提出了基于多模态深度融合框架的SOH评估与预测模型,建立了泛化能力强、准确性高的多模态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实现SOH的估计,构建多任务学习网络实现电池容量衰减轨迹、老化速率、跳水点、寿命终点等多目标寿命预测,融合物理信息和神经网络模型,引入迁移学习技术进一步增强模型性能。

    • 项目2:具身智能小车、智能能源Agent

      具身智能小车:通过语音输入指令,自动理解语音意图,基于计算机视觉实时计算并规划小车路径及机械臂动作序列,实现小车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运动控制及机械臂对特定物体的夹取。智能能源Agent: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基于大语言模型意图分析及理解,自动调用相关分析及控制工具,实现多维度能耗数据分析及设备控制。

          • 项目3:视觉slam特征方案及智能驾驶世界模型预研

            聚焦基于视觉的语义特征SLAM技术研发,用低成本视觉传感器方案替代传统高成本传感器,产出能支撑关键泊车场景的高精度视觉定位算法;聚焦“智能驾驶时空联合世界大模型”预研,基于基础模型技术,构建适配自动驾驶场景的多模态时空建模与场景生成/分析体系,构建安全关键及真实世界场景的合成流程,并学习驾驶环境动态规律,实现4D场景预测与模拟。

          • 项目4:智能座舱多模态感知与人机协同共驾关键技术

            本研究提出了多模态信息融合的驾驶员状态感知方法与舱内外协同的人机共驾技术,通过融合舱内视觉、语音、生理信号等多模态信息,实现对驾驶员疲劳状态、分心行为及态势感知能力的实时精准监测;进一步结合舱外环境感知数据,构建了人机协同决策策略与跨域控制框架,提升了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情境理解与响应能力,实现了从感知到决策的一体化人机共驾。

          • 项目5:三自由度灵巧加工机器人

            本研究成果聚焦于三自由度(两旋转一平移)并联灵巧加工机器人的研发,从平面曲柄滑块机构出发,遵循对称性设计、驱动冗余、铰接式动平台等三大设计原则,设计了一种新型的2R1T并联加工机器人,可实现全方向70°倾斜角的定向转动操作、定点转动,具有无寄生运动特性,运动学解耦,控制模型简洁,系统响应快;并开发了一种结合参数辨识与神经网络的运动学标定算法,提高了轨迹跟踪精度。

          • 项目6:面向智能网联环境的新能源汽车节能驾驶控制单元

            本项目针对当前节能驾驶系统场景适应性差、控制稳定性弱、电池状态感知少等行业难题,提出了基于凸优化的云端全局最优速度/SOC规划方法,攻克了复杂场景下的车速扰动精准预测技术,设计了感知电机热状态和电池健康的自适应能量管控技术,开发了车端节能驾驶控制单元,有效解决了复杂交通场景中车辆频繁加减速导致的通行效率低、节能性差的问题。

          03

          技术需求解读

          现场将对深蓝汽车、中国汽研发布的20+技术需求进行详细解读,欢迎各位嘉宾现场互动交流。

          深蓝汽车基于PCB嵌入式封装、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智能高压继电器、三电试验、通信卫星、智能驾驶、故障诊断等技术,面向全社会、全行业发布技术需求14项。

          中国汽研围绕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线控底盘、高端装备、飞行汽车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面向全社会、全行业发布“揭榜挂帅”项目榜单10项,发榜金额近1300万元。

          参会联系:

          融合共创

          科技成果评价及转化工作委员会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分支机构,旨在搭建高校院所、企业、投资机构、产业园区等产业资源的协同创新生态,建立汽车科技成果挖掘、评价、转化、推广机制,提高汽车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发挥学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牵引作用,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汽车强国建设。

          作者 | 宋 欣

          审核 | 刘国芳

          编辑 | 宋 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能源行业为什么需要恒温恒湿环...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新能源产业正以“零碳引擎”姿态重塑格局——从锂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到光伏板编织...
          15万级最强方盒子SUV!iC... 10月26日,“玩出强大”iCAR 全新超级V23上市发布会暨交付盛典-济南站在融创摩天轮广场盛大举...
          原创 纯... 前阵子陪老家表弟选纯电SUV,可把我俩愁坏了。他住新线城市,除了市中心那几个老充电桩,稍微偏点的地方...
          原创 混... 前几天陪发小去保养车,他那台卡罗拉双擎开了整3年,结账时单据上的数字让我愣了下——不算不知道,这三年...
          原创 新... 刚提哪吒U-II那阵,我跟多数新手一样,充电全凭感觉。下班瞅见电量剩一半就慌,趕紧扎进快充站,充完一...
          原创 电... 上周零下五度那几天,我算是被我家那台电车折腾惨了。本来算好充满电够来回公司两趟,结果开到半路续航掉得...
          原创 新... 上周跟小区快递站的李哥聊天,他蹲在电动车旁边擦汗,说刚跑了趟远单回来,电量见红了,急着补电又怕耽误下...
          原创 1... 前几天陪邻居选代步车,俩人选来选去就卡在五菱缤果和比亚迪海鸥上了。都是10万内的纯电,颜值看着都挺对...
          原创 纯... 前几天跟隔壁做建材批发的老张聊天,他拍着大腿说换车亏大了。去年跟风提了理想L6青春版,我呢,咬咬牙选...
          原创 混... 前阵子加完油瞅着账单,突然就琢磨开了——我这宋Pro混动开了小半年,为啥有的时候一箱油能跑小一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