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生:趁年轻,让自己值钱
创始人
2025-10-18 13:14:58
0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苦难,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英雄,在我看来,企业家就是现在这个时代的英雄!

这是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在《穿越苦难,洞见新生》中的铿锵之言。当我翻开这本书,扑面而来的是一位中国企业家四十载商海沉浮的真实心跳,是一位近70岁高龄仍在创业路上奔跑的“花甲少年”的精神图腾。

黄宏生,这位被誉为“彩电大王”的商界传奇,从海南临高的贫寒子弟,到华南理工大学的高材生,再到辞去铁饭碗下海创业,历经四次创业、三次失败,甚至身陷囹圄,却能在60岁高龄时毅然跨界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近70岁时在中东市场狂赚2亿。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企业家穿越苦难、洞见新生的活教材。

《穿越苦难,洞见新生》不仅是一部个人奋斗史,更是一部关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民营经济发展的缩影,一部激励当代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宝典。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黄宏生的智慧与洞见,对于每一位在商海中搏击的企业家而言,都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前行之路。

穿越荆棘:

黄宏生的商业传奇

1.创业之路:从电视机到新能源汽车

1991年,创维趁香港讯科集团被收购之机招揽了一批研发人才,研发出的彩电获得2万台的大订单,当年成立了创维集团。此后,创维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家电品牌。

2009年,黄宏生出人意料地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跨界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54岁的他卖掉创维部分股份,用5亿元收购南京金龙,借此拿到造车资质,成立开沃汽车,先从电动客车切入,循序渐进,最终发展到乘用车领域。

2.苦难淬炼:从谷底到巅峰的逆袭

黄宏生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

债台高筑:创业初期,他背负沉重债务,却能一步步打造出横跨6大洲、产品行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巨头。

跨界挑战:54岁再出发,从零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面临技术、人才、市场等多重挑战。

苦难是礼物,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有机会后来居上。”这是黄宏生对自己跌宕起伏人生的深刻总结。正是这些苦难,让他的商业智慧更加深邃,让他对企业家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苦难的智慧:本书梗概

《穿越苦难,洞见新生》全书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从实战视角剖析创业维艰的本质,分为四大篇章:

创业篇聚焦“生存法则”,深度剖析资源整合的底层逻辑、人性洞察的实战智慧以及逆境突围的破局策略,为创业者提供从0到1的生存指南;

创造篇围绕“价值塑造”展开,系统阐述企业如何突破野蛮生长阶段,通过战略重构、组织进化与文化沉淀,实现从短期盈利到基业长青的蜕变路径;

创新篇“破局新生”为核心,倡导打破思维边界的勇气,通过技术迭代、模式革新与生态重构,解码全球化浪潮中的新兴机遇,推动企业完成从跟随到引领的跃升;

创世篇升华至“格局与使命”维度,主张将个体苦难转化为精神阶梯,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重构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最终实现从商业成功到文明贡献的终极超越。

四篇内容层层递进,从基础生存到价值创造,从思维突破到格局升华,共同构建了创业者从实践到哲思的完整成长图谱。

本书的核心内容

黄宏生将自己四十载商海沉浮的智慧凝练为三大核心体系,构成了本书的精华:

1.穿越苦难的9条心法

黄宏生认为,穿越苦难不是没苦硬吃,而是一种人生哲学。他总结的9条心法,是企业家面对困境时的精神指南:

(1)正视苦难才能穿越苦难:苦难与挫折会伴随人的一生,只有正视它,才能从中汲取力量。

(2)生活的本质是长期的痛苦和瞬间的快乐交替的过程:成功的道路是艰辛的付出和痛苦的坚持,做好吃苦的准备才能少吃苦。

(3)痛苦是人摆脱孤独和迷茫、找到人生价值、获得内心平静的必经途径:经历苦难,是为了让内心通明,坦然面对世事无常。

(4)苦难不是人生的终章,而是磨砺意志的砂石,是孕育智慧的暗室:没有苦难,难有非凡的人生。

(5)只有经历过苦难,并修炼好危机应对能力的人,才能在不确定的人生旅途中后来居上:“难修能力,苦修智慧”是黄宏生对于苦难的注解。

(6)先在痛苦中奋斗,才可能有快乐的结果:经历过痛苦之后的快乐才是大快乐。

(7)企业家应该把面对苦难和吃苦作为一种基本心理准备:在他看来,企业家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应当有担当。

(8)苦难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会用温柔的语言教导我们,而是用残酷的现实让我们明白生活的真谛。

(9)在未知的人生路上,宁肯多一些对苦难的敬畏,也不要忽略它,轻视它的存在。

2.以小博大的12条经验

“以小博大不是投机主义、赌博行为,而是一种低成本快速试错取得成功的能力,一种敢于拼搏的企业家精神,更是一种宏大格局与精细实干相融合的超凡修为。”

黄宏生以创维的发展为例,阐述了12条以小博大的经验:

(1)“以小博大”不是盲目冒险,而是一种智慧的经营策略:商界的本质是在有限的资源中寻找无限的可能。

(2)真正优秀的企业家,不是拥有最多资源的人,而是能够“以小博大”,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人。

(3)“以大博大”有风险,“以小博小”难成事,“以大博小”高成本,“以小博大”真智慧。

(4)在成功的企业家眼中,小生意也有大机会:创维从遥控器做起,仅用两年就成为中国最大的遥控器零部件生产商。

(5)小的投入,如果用在了刀刃上,就能产生大的效应:当年创维凭借“星期六工程师”的灵活用人策略,以及15%的股票期权,让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企业得以崛起。

(6)“以小博大”的道路,是智慧与勇气的结合,是耐心与坚持的结晶。

(7)小,不是局限,而是出发点;博大,不是终点,而是不断追求的过程。

(8)拥有大格局,愿做小事情,在小处着手,才能在大处收获。

(9)小投入也能撬动大市场,关键在于如何巧妙地运用资源:黄宏生在进军新能源汽车时,先从投资小的客车做起,循序渐进,最终发展到乘用车。

(10)“以小博大”,需要明确方向、找准节奏、及时纠偏。

(11)真正的成功,不是起点的大小,而是能否“以小博大”,创造出不凡的成就。

(12)商机从来都近在咫尺,生意不分大小:当年正值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创维迅速捕捉到市场需求,开发出兼容各种制式的彩电,抢占市场先机。

3.洞见新生的13条经验

洞见新生,是黄宏生在穿越苦难后的深刻领悟,是企业家面对未来的前瞻性思维:

(1)永远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每个转折点上都能找到成长的力量。

(2)洞见新生不是追随潮流,而是要具有前瞻性的思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才能领先于他人”。

(3)只有敢于拥抱变化并不断创新的人,才能在变革中脱颖而出,引领未来。

(4)生活的真谛在于不断探索未知,创造新的可能。

(5)洞察时代变迁,才能引领新生:黄宏生正是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才毅然跨界。

(6)洞见新生是摆脱旧有的束缚,找到自我革新的必由之路:在创维发展的关键时期,黄宏生大胆改革放权,实现了企业的蜕变。

(7)洞见新生,需要在时间的长河中守住那颗永恒不变的初心:黄宏生始终坚守“创维情中国心”的理念。

(8)洞见新生的道路充满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铸就了不凡。

(9)洞见新生是一种觉醒,从沉睡中苏醒,看见不一样的世界:企业家需要不断提升认知,打破思维局限。

(10)洞见新生,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对未来的热烈拥抱和积极探索。

(11)真正的强者,不是从未失败的人,而是从失败中不断站起来的人:黄宏生经历多次失败,却能不断重新出发。

(12)身心健康是奋斗者永续前行的保障,活得久才能不断洞见新生:黄宏生强调企业家要注重身体和心理健康。

(1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受考验,怎能成大器:苦难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企业家的修炼:

黄宏生的五大商业法宝

黄宏生将自己的商业智慧凝练为五大法宝,这是他四十载商海沉浮的经验结晶,也是《穿越苦难,洞见新生》一书的精髓所在:

1.创维情,中国心:家国情怀与产业担当

黄宏生认为,企业家应当有家国情怀,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他强调:“一个人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条是自身的才干和毅力,而另一条则是广泛和无坚不摧的人缘——这是走向成功的两宝。”

在他看来,只有制造业才能让中国踏踏实实发展,而大范围使用清洁能源的新能源车,一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这种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产业担当,成为了创维发展的精神内核。

2.难修能力,苦修智慧:苦难中的成长哲学

“难修能力,苦修智慧”是黄宏生对苦难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能力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而智慧则需要在苦难中修炼。

在《穿越苦难,洞见新生》中,他写道:心不死则道不生,欲不灭则道不存,心不苦则智慧不开,身不苦则福禄不厚。”这种对苦难的辩证认识,成为了他面对困境时的精神支柱。

3.爱才如命,合伙共赢:人才战略与激励机制

黄宏生非常重视人才的力量,他认为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团队。他的人才理念体现在两个方面:

爱才如命:黄宏生不惜斥资8700万元,以股权赠与的形式吸引了国际光学领域的一流专家池内宏造,为创维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撑。

合伙共赢:他强调人才招揽和留存很有门道,通过股票期权等方式,把人才变成合伙人。在创维很弱小时,15%的股票期权的价值并不明显,却使人才看到了企业的未来和希望。

4.偏执与长期主义:战略定力与专注精神

黄宏生认为,企业家需要有偏执的精神和长期主义的眼光:

偏执:“偏执就是释放生命的全部潜能”,是一种不把事情做好不罢休的精神。

长期主义:要能忍耐住寂寞,学习的钻劲比“蚯蚓”还厉害,不成功决不罢休。

在黄宏生看来,做企业就像下棋,要有全局观,每一步都要考虑到长远的发展。这种战略定力和专注精神,是创维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5.归零:自我革新与持续进化

“归零”是黄宏生商业智慧的最后一个法宝,也是最具智慧的一个。他认为:

将过往成绩归零: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保持谦虚和进取的心态。

对客户“以真心换真心”:始终保持对客户需求的敏感度和敬畏之心。

黄宏生自己就践行了“归零”的理念,54岁时毅然跨界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从零开始,重新创业。这种自我革新和持续进化的能力,让他能够不断洞见新生,引领潮流。

破局之道:

企业家的新生之路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黄宏生的智慧对企业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我认为,企业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汲取智慧,实现自我突破和企业新生:

1.修炼心法:在苦难中寻找成长的力量

黄宏生的“穿越苦难的心法”告诉我们,面对困境,企业家应当:

转变心态:把苦难视为成长的机会,而非终点。正如黄宏生所言:“苦难不是终点,而是新生的起点;不是生命的终章,而是智慧的开篇。”

修炼危机应对能力:“只有经历过苦难,并修炼好了危机应对能力的人,才能在不确定的人生旅途中后来居上,赢得未来。”

保持积极心态:“先在痛苦中奋斗,才可能有快乐的结果,经历过痛苦之后的快乐才是大快乐。”

企业家应当把面对苦难和吃苦作为一种基本心理准备,在危机中寻找转机,在困境中修炼心性,提升智慧。

2.运用以小博大的智慧:资源有限时的制胜之道

资源有限是每个企业家都会面临的挑战,黄宏生的以小博大经验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精准定位:找到市场的痛点和机会,集中资源突破。创维就是抓住电视信号与内地制式不兼容的痛点,研发出多制式彩电,实现了突破。

灵活用人:星期六工程师的灵活用人策略,让创维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获得了技术支持。

循序渐进:先做小投入、低风险的业务,积累经验和资源,再逐步扩大规模。黄宏生进军新能源汽车时,先从投资小的客车做起,循序渐进,最终发展到乘用车。

创新模式: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黄宏生通过15%的股票期权,让人才看到了企业的未来和希望,把人才变成合伙人。

“以小博大”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智慧,一种格局,一种在有限资源中创造无限可能的能力。

3.洞见新生:把握趋势,引领未来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家需要有前瞻性思维,能够洞见新生:

敢于自我革新:洞见新生是摆脱旧有的束缚,找到自我革新的必由之路。黄宏生自己就敢于在54岁时从零开始,跨界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坚持长期主义:不被短期利益所迷惑,专注于长期价值创造。黄宏生强调长期主义,要能忍耐住寂寞

勇于尝试和试错:不怕错,怕不试怕犯错就别当老大。黄宏生认为,真正的创新离不开科学的错误

只有不断洞见新生,企业家才能在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引领行业发展。

4.实践应用:企业家如何阅读和运用这本书

阅读《穿越苦难,洞见新生》的时候建议采用“三遍拆解法”方法:

第一遍划金句:把“苦难是蜕变的砂纸”等观点贴满办公室,让团队在低谷时能抬头看见光。

第二遍做清单:“九大黄金法则”拆解为季度KPI,比如把“以小博大”转化为“聚焦Z世代细分场景”的产品策略。

第三遍办工作坊:每月组织“苦难转化会”,让每个部门用书中方法论复盘危机。

这种将书中智慧落地的方法,值得每一位企业家借鉴。

穿越苦难,洞见新生

的结尾,黄宏生写道:让我们携手启程,无畏无惧地穿越苦难的荆棘丛,践行‘以小博大’的智慧谋略,将不可能的天堑化为通途,拥抱洞见新生的希望曙光,拥抱变化浪潮,齐心协力共创璀璨未来!

这不仅是黄宏生对企业家的召唤,也是他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从创维到开沃,从彩电大王到新能源汽车的开拓者,黄宏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穿越苦难、洞见新生的真谛。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穿越苦难,洞见新生》不仅是一本商业智慧之书,更是一本企业家精神的启示录。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伟大不在于从未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后都能重新站起来;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能否在有限的资源中创造无限的可能;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规避苦难,而在于在苦难中淬炼心性,汲取力量,洞见新生。

对于在商海中搏击的企业家而言,这本书都是一面镜子,能够照见自己的初心;是一盏明灯,能够照亮前行的道路;更是一位良师益友,能够在迷茫时给予智慧的指引。

穿越苦难,方能洞见新生;历经风雨,才能遇见彩虹。愿我们都能从黄宏生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在各自的领域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来源】总裁读书会,摘编自《穿越苦难,洞见新生》,黄宏生 著,2025年4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李莹,总裁读书会小书僮

免责声明

(上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能源行业为什么需要恒温恒湿环...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新能源产业正以“零碳引擎”姿态重塑格局——从锂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到光伏板编织...
15万级最强方盒子SUV!iC... 10月26日,“玩出强大”iCAR 全新超级V23上市发布会暨交付盛典-济南站在融创摩天轮广场盛大举...
原创 纯... 前阵子陪老家表弟选纯电SUV,可把我俩愁坏了。他住新线城市,除了市中心那几个老充电桩,稍微偏点的地方...
原创 混... 前几天陪发小去保养车,他那台卡罗拉双擎开了整3年,结账时单据上的数字让我愣了下——不算不知道,这三年...
原创 新... 刚提哪吒U-II那阵,我跟多数新手一样,充电全凭感觉。下班瞅见电量剩一半就慌,趕紧扎进快充站,充完一...
原创 电... 上周零下五度那几天,我算是被我家那台电车折腾惨了。本来算好充满电够来回公司两趟,结果开到半路续航掉得...
原创 新... 上周跟小区快递站的李哥聊天,他蹲在电动车旁边擦汗,说刚跑了趟远单回来,电量见红了,急着补电又怕耽误下...
原创 1... 前几天陪邻居选代步车,俩人选来选去就卡在五菱缤果和比亚迪海鸥上了。都是10万内的纯电,颜值看着都挺对...
原创 纯... 前几天跟隔壁做建材批发的老张聊天,他拍着大腿说换车亏大了。去年跟风提了理想L6青春版,我呢,咬咬牙选...
原创 混... 前阵子加完油瞅着账单,突然就琢磨开了——我这宋Pro混动开了小半年,为啥有的时候一箱油能跑小一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