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家动真格了!开始鼓励发展燃油车,释放了什么信号?
创始人
2025-10-27 04:26:21
0

上个月我去 4S 店看车,销售小哥特热情地给我推荐各种电动车,讲完电动车随口问我,要不要看看燃油车,最近政策变了,燃油车说不定要翻身了。这句话让我挺好奇的。前几年大家都喊燃油车要被淘汰,怎么突然又能翻身了,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查了查。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确实火,电动车几乎成了市场主角。但从 2025 年初开始,市场有点不一样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燃油车销量比去年同期涨了 5.3%,这是 2021 年以来第一次正增长。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速也慢了,从 2024 年的 43% 掉到了 27%。

这变化不是碰巧的,我从不少地方了解到,相关部门最近出了不少措施,不管是技术标准、消费补贴还是产业规划,都给燃油车产业新的支持。业内人都说,这是国家开始重新鼓励燃油车发展了。

那为啥会有这转变,又释放了啥信号,咱们一起分析分析。

首先从技术上说,燃油车还没到尽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2025 年 3 月发的《内燃机技术发展路线图》里说,传统燃油车在节能减排上还有 30% 以上的提升空间。靠优化发动机、智能控制、减轻车身重量这些技术,燃油车的能效和排放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我有个朋友在汽车研发中心上班,他跟我说,现在的燃油车早不是十年前的油老虎了,最新的混合动力技术能把百公里油耗降到 4.5 升以下,有时候比电动车还省油。数据也显示,2025 年上半年新出的燃油车,平均油耗比 2020 年同期降了 23%。

其次看产业链,燃油车的产业链更成熟稳定。汽车产业数据中心统计,燃油车产业链在全国直接和间接创造了超过 1500 万个工作岗位。2024 年的时候,燃油车相关产业的总产值有 4.7 万亿元,占汽车行业总产值的 62%。这么大的产业要是转变得太快,很可能会出经济和社会问题。

我另一个在汽车配件厂工作的朋友感触很深,他说前两年厂子开始转做电动车零部件,可技术跟不上,订单还没做燃油车配件时多,很多工人学不会新技术只能辞职。现在政策变了,厂子又扩大了燃油车配件的生产线,招回了不少老员工。

再看市场,消费者对燃油车的需求还很旺。2025 年第二季度的消费者调查显示,67.3% 的想买车的人说选车时还会考虑燃油车。主要原因有几个,加油方便的占 82.4%,跑长途不用担心没电的占 75.6%,二手车保值率高的占 68.9%,买车成本相对低的占 63.2%。

市场研究还发现,2025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分化很明显。一二线城市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快到 50% 了,可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还不到 15%。这种城乡差异也是政策调整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从能源结构看,中国的电力不少还是靠火力发电。国家能源局 2025 年的数据显示,虽然可再生能源占比在提高,但火力发电还占全国总发电量的 57%。在这种电力结构下,大规模推电动车,减碳效果没预想的那么好。

我查了不少研究报告,发现在现在的能源结构下,算上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高效燃油车和纯电动车的差距没那么大。特别是考虑到电池生产和回收对环境的影响,有时候高效燃油车甚至可能更环保。

国际形势也在变,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不一样了。2024 年以来,不少国家开始调整电动车补贴政策,放慢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比如欧洲好几个国家,把禁售燃油车的时间从原来的 2030 年推迟到 2035 年,有的甚至更晚。

全球汽车市场监测机构的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燃油车销量的降幅,从 2023 年的 12% 缩小到了 5%,而且主要是高端市场和豪华品牌在降,中低端市场的燃油车销量基本稳住了。

从技术路线来看,只靠电动车可能有风险。2025 年初,不少行业组织一起发的《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多元化发展建议》里说,除了电动化,混动、氢燃料电池、清洁燃油这些技术路线也该得到平等支持。

技术多元化也符合不同地方的需求,我国地域广,各地区发展不一样,单靠一种技术路线满足不了所有地方。比如在充电设施还不完善的地方,燃油车的优势就很明显。

从全球竞争看,中国汽车产业已经有一定竞争力了。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第一次超过日本,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燃油车出口占总出口量的 62%,主要卖到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

我有个朋友在汽车企业负责海外市场,他说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充电设施远不如中国,纯电动车在那儿根本没法正常用,反而性价比高、技术成熟的燃油车更受欢迎。他还说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对东南亚、中东、非洲这些地区的燃油车出口,比去年同期涨了 36%。

从商业模式看,燃油车产业链的赚钱模式更成熟。汽车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汽车行业的总利润里,燃油车贡献了约 71%,而新能源汽车虽然销量占比已经到 25%,但利润贡献只有 18%。

业内人说,新能源汽车行业现在还在烧钱,大部分企业还没开始赚钱。相比之下,燃油车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盈利模式已经很成熟,能给企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支持企业在新能源领域长期投入。

从消费者体验看,燃油车还有独特优势。2025 年上半年的用户满意度调查显示,在应对极端天气、跑长途方便程度、维修保养网点覆盖这些方面,燃油车的用户满意度比电动车高不少。

我邻居前年买了电动车,今年初又换回了燃油车。他跟我说,电动车平时代步还行,一到冬天续航就掉很多,跑长途特别焦虑。而且他老家在农村,充电设施不完善,每次回家都跟冒险似的,想了想还是换回燃油车,虽然加油贵点,但省心多了。

另外,新能源汽车产业自己也面临不少挑战。2025 年初,好多动力电池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不到 70%,有些小电池企业甚至快破产了。同时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很大,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控制成本。

业内分析认为,鼓励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一起发展,能给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多时间解决技术瓶颈和成本问题,最后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

综合这些分析,我觉得重新鼓励燃油车发展,不是说放弃新能源转型,而是对汽车产业发展策略的理性调整。这种调整释放了几个重要信号。

汽车产业发展会更注重平衡,不会一刀切地推电动化,而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的实际需求,支持多种技术路线一起发展。

对消费者来说,未来 3 到 5 年里,燃油车还是重要的购车选择,特别是经常跑长途、住在充电设施不完善地区的人,买燃油车不用觉得落后或者很快会被淘汰。

对汽车产业链企业来说,这是个好信号,燃油车相关产业链可以继续稳定发展,同时有更多时间和资源投入技术升级和转型。

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这也不一定是坏事,放慢推进速度可能有助于解决现在的产能过剩、赚钱难这些问题,为长期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展望未来,汽车产业最可能的发展路径是,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起发展,燃油车会通过技术升级不断提高能效、降低排放,新能源汽车会通过降成本提效率扩大市场,最后随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完善,新能源汽车会慢慢成为主流,但这个过程可能比之前想的更长、更平稳。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种多元化发展能有更多选择。建议大家买车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如果主要在城市里短途开,充电方便,预算也够,可以考虑纯电动车;如果经常跑长途,或者住的地方充电不方便,可以选混动或传统燃油车;如果预算有限,又想兼顾环保和方便,高效燃油车或普通混动车型可能更合适。

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看,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公平竞争,也有利于汽车市场良性发展,避免某一种技术路线因为政策倾斜形成垄断,最后受益的还是广大消费者。

鼓励发展燃油车这个政策调整,本质上是对过去几年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的理性修正,体现了更务实、更包容的发展理念。在技术更新快的时代,保持开放心态,避免某一种技术路线垄断,或许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你对燃油车的未来有啥看法,有没有感受到市场的变化,欢迎分享你的观点和经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地平线吕鹏:穿越智驾淘汰赛,“... 10月23日,在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5)期间,地平线副总裁、...
超速20%到底罚不罚?有人跑1... “高速限速 120,我跑到 143,以为会扣分,结果查 12123 没记录 —— 超速 20% 到底...
领克10 EM-P,用一个月改... 当一款车能够提供超越期待的产品体验,并赋予消费者足够的购买理由,市场的热情回应就自然而然。 领克正...
黄仁勋的中国搭子,狂赚2000... 2025年5月17日,黄仁勋在中国台北,设宴款待AI供应链核心伙伴。 镁光灯下,围坐他身旁的,皆是台...
原创 又... 前言 十年前,磷酸铁锂电池(LFP)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几乎无人问津,被业内戏称为“铁疙瘩”,续航低、...
原创 国... 上个月我去 4S 店看车,销售小哥特热情地给我推荐各种电动车,讲完电动车随口问我,要不要看看燃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