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残值这事儿,真能把车主愁出白头发。前阵子帮朋友处理他那台开了三年的纯电车,落地快三十万,二手车商张嘴就给九万,算下来残值刚到三成。你说这亏得疼不疼?
说实话,这还不算最夸张的。上海那边的二手车市场更离谱,有辆蔚来 ES6 租电版,当年原车价超四十万,现在也就卖十万出头。车商葛明手里压了好几台这类车,天天发愁,说除了上海,别的地方根本没人要。主要是租电方案太坑,哪怕前车主交了几年租金,接手后还得重新交满七年,每月七百多块,谁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不过最近聊起行情,好几个车商倒是松了口气,说 2025 年这新政策总算有点用。就是那个电池回收能抵新车价 5% 的规定,听起来不多,算下来真不少。比如换个二十万的新车,直接就能抵一万块,比之前单纯卖废电池划算多了。以前旧电池回收也就几十块一个,车架再给百八十的,加起来都不够一顿饭钱。
你别说,这政策来得太及时了。前两年新能源新车扎堆降价,燃油车也跟着促销,二手车根本扛不住。有辆极氪 X 才开了两百公里,座椅套都没拆,收车价就打了八折;比亚迪海豚开了八百公里,直接亏两万多。车商杨超说这行现在太难做,多数时候都是亏的,能少亏点就不错了。
当然不是所有电车残值都这么惨。高端车型还行,有些中大型新能源车开三年还能保住六成以上残值,毕竟品牌和配置在那摆着。但大部分家用车就没这待遇了,三年残值能到五成就算烧高香。主要还是电池衰减让人没底,买家总担心开不了多久就得换电池,那又是一大笔钱。
其实这新政还有个隐形好处,就是能规范电池回收。以前好多旧电池都被小作坊收走了,既不安全也不环保。现在车企牵头回收,不仅车主能得实惠,电池也能合理利用。就是不知道执行起来会不会打折扣,比如是不是所有品牌都认,有没有隐藏条件。
我身边已经有车主打算试试了。有个开比亚迪汉的大哥,当年买的千山翠版本,落地快三十四万,现在卖了也就十五万多。他说正好想换新车,要是旧电池能抵点钱,多少能回点本。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能省一点是一点。
不过话说回来,这政策也就是个 “止痛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电车残值低的核心还是技术更新太快,去年的续航冠军,今年可能就被淘汰了。加上电池寿命没有统一标准,二手车买家心里没谱。要是哪天电池技术能稳定下来,或者统一了回收标准,说不定电车残值能追上燃油车。
现在二手车市场里,车商们都在盼着这政策能带动点生意。毕竟前几年亏得太狠,再没人买车真撑不下去了。那些观望的消费者也在算这笔账,旧车抵点钱,新车压力小不少,说不定真能拉动一波换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