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电动汽车,下同)及燃料电池汽车。
目前,新能源汽车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种新能源电动汽车为主,燃料电池汽车相对较少。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要通过充电和换电两种方式实现补能。其中,充电模式主要包括交流慢充、直流快充和无线充电。公司主要产品为15KW、20KW、30KW和40KW充电模块,主要应用于直流充电桩、充电柜等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设备,对应充电模式中的直流快充和换电模式。
图表1:新能源汽车充电和换电模式图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产业链上游是设备零部件,主要包括充电模块、继电器、接触器、监控计量设备、充电枪、充电线缆、主控制器、通信模块及其他零部件。
其中,充电模块应用于直流充电设备,是直流充电设备的核心部件,除公司外,其他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华为、中兴、英可瑞、盛弘股份、通合科技、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中游企业为充电桩及其他充电设备生产商,包括直流充电设备生产商和交流充电设备生产商,主要参与者包括ABB、BTCPOWER、Chaevi、万帮数字、盛弘股份、玖行能源、科陆电子、中恒电气、科士达、万马股份等企业。
下游企业为运营服务商及终端客户,包括换电站、充电站、新能源汽车厂商及配套运营服务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产业链下游参与者包括万帮数字、特锐德、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奥动新能源、杭州伯坦、蔚来、特斯拉、比亚迪、上汽集团、金龙客车等企业。
图表2: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设施产业链
据Marklines数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波动增长态势,从2016年的69.89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1,407.89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3.57%。
2019年,受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摩擦频发影响,全球宏观经济表现疲软,在此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率仅为8.02%;2020年,受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全球供应链受到一定冲击,但随着各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出台与落地,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89.00万辆,逆势增长44.33%。
2021年,全球宏观经济表现有所恢复,各大车企纷纷扩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终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也不断提高,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爆发式增长,销量高达638.86万辆,增幅达到121.06%;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快速增长,销量分别达到1,051.20万辆、1,407.89万辆和717.96万辆,增幅分别达到64.54%、33.93%和20.41%。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保有量将分别达到4,080万辆和2.36亿辆。
图表3:2016-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长趋势(万辆,%)
车桩比是衡量充电桩建设程度的关键指标。2015年,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中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车桩比达到1:1的战略目标。
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大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472.00万辆,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合计保有量为1,024.33万台,车桩比从2017年末的3.43:1下降至2024年6月末的2.41:1,呈下降趋势,但距离政策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图表4:2017年末至2024年6月末中国大陆车桩比变化
为实现既定车桩比目标,且考虑到中长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充电桩保有量也将快速增长,可以预见以充电模块为核心器件的大功率直流充电桩增长潜力巨大。
(更多关于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查看韦伯咨询最新发布的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