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狂飙”:三年翻倍的中国速度》
——从1800万到2800万,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正被中国式基建治愈
假期堵车已经够让人头大,更怕的是“电量告急、桩位告吹”。
但好消息是,这一幕,马上就要成为历史。
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已突破1806万个,同比猛增54.5%。国家最新推出的“三年倍增”行动方案,要在2027年底前把这个数字拉到2800万个,公共充电容量超3亿千瓦,满足8000万辆电动车的补能需求。这不仅是数量的翻倍,更是布局的革命——从城市社区到乡镇村口,从高速服务区到产业园区,未来“哪儿有车,哪儿就有电”。
尤其亮眼的是“大功率快充”的全面提速。全国将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10万个是超快充;高速服务区将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闪电枪”,让“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不再只是广告语。
这场基建狂飙,不只是车主的福音,更是产业链的盛宴。每月新增38万台充电桩的节奏,意味着设备制造、能源调度、智能管理等环节都将“满格运行”。
有人说,电动车的未来看电池,我说,真正的护城河在“桩”。当充电像加油一样普及,中国电动化的“快车道”已经开启。
(唐加文,笔名金观平;本文成稿后,经AI审阅校对)
下一篇:电车续航变差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