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2025中国汽研汽车指数技术巡礼(苏州站)暨规程研讨会举办。作为本年度技术巡礼的收官之站,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吉利、上汽大众、特斯拉、丰田、智己、蔚来、华为等19家企业和高校80多位专家代表,围绕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C-AHI中国汽车健康指数2026版规程草案以及汽车指数专项测评规程展开深入研讨,并对IVISTA智能指数 2026 版规程中的典型目标物、特色场景开展公开技术演示与论证。
中国汽研信息智能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强在大会开场致辞中表示,中国汽研汽车指数历经十年发展,已累计向行业输入200余项测评标准,并被50余家车企纳入研发体系,有效支撑了产品优化与消费者选车。此次活动旨在汇聚专家智慧,凝聚行业共识助力测评体系升级,推动我国汽车产品技术创新与质量提升。
会上详细介绍了汽车指数最新动态与年度规划,并围绕C-EVES中国新能源汽车安全专项测评规程(2025版)、标法智库平台等内容进行了解读与交流。在IVISTA智能指数与C-AHI健康指数规程研讨分会场中,汽车指数体系研究专家分别就2026版规程草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北京站、佛山站前期收集的行业意见,对测评指标的科学性与行业引导性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中国汽研标准指数中心主任许伟出席会议并做总结发言,表示汽车指数将持续立足汽车行业,坚持与行业共同发展的初心,广泛吸纳行业建议;履行好行业机构职责,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与海外赋能,做好标准服务,凭借专业优势增强国际话语权;同时加强面向消费者的科普宣传,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科学、可靠的购车参考。
同期,技术开放日活动在苏州阳澄半岛智能网联试验场举行,聚焦IVISTA智能指数2026版规程中的典型场景与目标物。现场不仅展示了最新的轻卡及卡车目标物、下蹲儿童目标物等,还实车演示了“快递三轮车干扰平行车位泊入”“弱光车位泊车”“多行人遮挡横穿”及“二次事故场景(雾天)”四项典型场景,系统验证了车辆在泊车动态障碍物、低照度环境下的适应性,也验证了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在多目标以及复杂环境下的应对能力。
2025年汽车指数技术巡礼历经三站,累计吸引全国50余家企业高校、200余位专家参与。技术巡礼以汽车指数测评规程迭代为内核,通过“交流研讨 + 场景演示”等多元化方式,广泛听取行业意见、充分论证。十余年来,中国汽研始终秉持“开门办指数”原则,已构建起产学研高效对接的技术共研平台,促进了汽车测评技术与行业实践的有效融合。未来,汽车指数将持续发挥行业测评体系的引领作用,助力中国汽车行业在安全智能、绿色健康领域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