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东树:插电混动车型突破欧美市场壁垒,今年汽车出口预计达780万辆
创始人
2025-11-25 14:05:09
0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

从“市场高地”到“产业高地”,中国汽车正以技术、市场、产业链三重优势,开启出海新征程。

在全球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汽车产业正以全新力量重塑世界竞争格局。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实现从“市场高地”到“产业高地”的跨越式进阶,凭借纯电动与插电混动“双线领跑”的技术路线优势,逐渐在新能源赛道上实现全球引领。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2025全球华人汽车精英联合年会暨“中国拥抱世界”汽车产业创新论坛上,分享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最新发展态势与未来展望。他指出,在全球9000万辆汽车市场规模中,中国以34%的占比成为核心增长极,纯电动车型全球份额高达65%、插电混动近80%的世界占比更是独步全球。中国汽车正以技术、市场、产业链三重优势,开启汽车出海的全新征程。以下为演讲核心内容整理:

PART.01

全球汽车市场格局稳定,中国呈现出强大的向上冲击力

全球汽车发展总体呈现相对稳定的态势。当前全球汽车市场规模约为9000万辆,除中国以外的市场汽车销量规模基本在6000万辆,其中北美、欧洲市场各自约为2000万辆,中国市场为3000万辆,亚洲其他地区为1400万辆,南半球(非洲、南美及澳洲)为600万辆。中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总量的34%,未来仍具备巨大的增长空间

现阶段,全球汽车产业仍属于传统工业范畴,传统制造业强国及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具有较强优势,而印度、巴西等市场的表现则相对弱于正常水平。印度人口虽多于中国,但其汽车市场规模仅为中国的六分之一。近年来,东南亚市场表现亦不突出。

相比之下,中国汽车市场实现全方位发展。当前,全球汽车市场仍由丰田、大众、现代起亚、Stellantis、雷诺日产等相对优秀的企业主导。与此同时,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自主企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在全球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比亚迪、吉利位列其中。事实上,中国企业在前十排名中具备巨大的向上冲击潜力。此外,在全球汽车销量排名前20位的企业中,聚集了大量中国车企。中国车企还具有向上发展的空间,且新势力车企正逐渐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汽车出口主力市场从过去的特色市场逐步迈向主流市场。早期,中国汽车出口规模之所以长期在100万辆左右徘徊,主要因出口市场结构不可持续,出口对象多为与美国关系紧张的国家,如俄罗斯、阿尔巴尼亚、伊朗等。自2020年左右起,中国汽车产业依托新能源发展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型,在墨西哥、比利时等国市场取得超强增长。今年,英国、巴西及主要发达国家市场更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全球化发展的全新增长周期

PART.02

中国纯电动世界份额为66%,插电混动世界份额近80%

中国汽车产业以低碳、环保、绿色为核心理念,将绿色理念与产业实践有效结合,推动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路径,尤其是纯电动与插电混动技术路线,取得了显著进步,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中国纯电动与插电混动技术路线成效斐然,2025年前7个月,混合动力占世界汽车6.9%,插混占7.3%,纯电动占14.5%,新能源车整体占比超过20%,若计入混合动力车型,则接近30%,实现超高速发展。相比之下,氢能源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历经十年研究后,因发展瓶颈,至今进展相对缓慢。

纯电动车型市场份额自2022年的65%保持至今,尤为难得。在全球各国将纯电动作为未来核心发展方向、国际车企加速跟进的背景下,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已超越特斯拉,成为核心增长动力。特斯拉市场份额从过去的23%下滑至13%,五年内下降10个百分点;而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则上升10个百分点,实现超高速增长。此外,吉利、上汽、零跑、长安、小鹏、小米、蔚来、奇瑞等汽车集团在纯电动车领域亦取得国际瞩目的成就。

插电混动技术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最大特色。中国基于务实的新能源发展路径,借鉴国际经验,实现超越式发展。以日系混合动力为基础,中国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插电混动技术,包括狭义插混与增程式。以比亚迪、吉利等为代表的狭义插混技术取得巨大成功,以赛力斯、理想等为代表的增程式技术亦成绩斐然。

中国插电混动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4.6%攀升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75.3%,实现爆发式增长,显示出中国在电动化领域油电共进的良好发展战略。尽管日韩系以混合动力为代表的技术仍具较强竞争力,但混合动力未来将被插电混动所取代,因为插电混动总体成本仅比普通混合动力多5-10度电池,按当前每度电池300元计算,增加成本约3000元,且未来电池成本仍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PART.03

出海产品结构多元,插电混动车型突破欧美市场壁垒

从出口市场结构来看,欧盟、前苏联地区及中南美洲市场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态势,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差异化分工。中国实施的多能源协同发展战略,为中国汽车出口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在汽油车出口方面,主要目标市场为前苏联地区、中南美洲及中东地区。其中,前苏联地区汽油车出口在前几年实现爆发式增长,出口量从2020年的7万辆激增至2024年的130万辆,规模增长达20倍。然而,今年该市场出口量同比下降40%,面临一定的增长压力。汽油车市场波动较大,主要受俄罗斯市场影响。

中国自主品牌在俄罗斯市场践行“多生孩子好打架”策略,有效抵御外部危机。例如,奇瑞、长安、吉利等品牌在俄罗斯市场通过整车出口、其他模式出口及本地化生产等方式,形成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虽未直接出口至俄罗斯,但月销量仍达2000辆,显示出中国汽车品牌的海外影响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市场格局。

在柴油车出口方面,主要市场集中在非洲、中南美洲及东南亚地区,虽仅占出口总量的21%,但贡献显著。

在混合动力车型出口方面,中国形成独具特色的出口模式,普通混合动力车型在欧盟及中东市场实现超强增长。在海外,阿联酋、西班牙等地区成为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车型的重要市场,得益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中国品牌紧跟市场趋势,实现超强增长。

插电混动车型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一大亮点今年1-9月,插电混动车型出口量达70万辆,占总出口量的约13%,同比增长208%,增速迅猛。中东、欧盟、前苏联地区、中南美洲及东南亚市场均取得显著进展,大洋洲等新兴市场也表现不俗。插电混动车型不仅实现了对纯电动车型的替代,更成功突破欧美市场壁垒。

中国绿色发展路径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内燃机与电动化技术的协同发展,与欧洲单纯发展非内燃机纯电动车产业的路径截然不同。今年,中国插电混动车型在阿联酋增量达5万辆,比利时增量4.7万辆,以色列增量4.5万辆,均为纯增量;在巴西市场,销量已达9万辆,比利时市场销量达6万辆,均实现超强增长。

纯电动作为中国汽车出口的另一条重要路径,主要面向欧盟、东南亚及亚洲其他国家市场,在中南美洲市场也具备一定发展潜力。尽管中国纯电动车型在欧盟市场面临巨大压力,去年销量下滑10%,但今年已扭转颓势,实现7%的增长。尤其是9月份,中国对欧盟比利时出口表现强劲,同时在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取得良好成绩,东南亚市场同样实现较强增长。

PART.04

今年汽车出口预计达到780万辆,主要车企形成清晰的全球市场布局

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实现显著增长,出口业务在海外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出口量从过去的100万辆跃升至去年的640万辆,预计今年将达到780万辆的规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特别是自三季度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加速增长,1-9月同比增长21%,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6%和21%,至9月份增速更提升至26%,显示出超强增长势头。

在这一增长周期中,乘用车出口实现超强增长,为整体出口规模提供了巨大增长空间。目前,乘用车出口占比达85%,客车占比1%,货车占比13%。在新能源车领域,纯电动与插电混动车型走势良好,尤其是乘用车插电混动车型,今年1-9月同比增长198%,9月份更是激增3倍;纯电动车型亦实现24%的增长。中国新能源车正引领中国汽车出口实现超强增长。

主要车企已形成清晰的全球市场布局。通过对比亚迪、上汽、奇瑞、长城、吉利等企业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几大出口增长策略:比亚迪聚焦欧盟与东南亚市场;上汽则瞄准欧盟与印度市场;奇瑞、吉利、长城则主要布局前苏联、中东及中南美地区。

由此形成了两大出口板块:一是以奇瑞、吉利、长城为代表的俄罗斯、中南美、中东市场板块二是以比亚迪、上汽为代表的欧盟、东南亚、亚洲市场板块。这两大板块共同推动了中国企业出口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展望未来,出口将成为核心增长动力。就当下形势而言,中国汽车出海已从2.0阶段迈向3.0阶段,发展历程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跨越。在品牌服务出海方面,产业能力正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产业链优势极为突出。在此发展背景下,东南亚、中东、拉美地区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巨大的增长空间。未来车企可以继续以埃及、摩洛哥、巴西、土耳其、匈牙利、西班牙等国家,以及欧洲、北美和亚洲部分地区(含南美)为重点,逐步在海外建立根据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世界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将从美日韩向中国及新兴市场转移。中国产业链的巨大优势将推动中国汽车制造规模大幅提升,在此过程中,中国汽车产业的世界综合优势将愈发明显。随着海外工厂建设步伐的加快,在“十五五”期间,中国汽车将实现巨大增长,规模有望从当前的3400万辆提升至4000万辆,这一预测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提出的3800万辆目标相近,预计海外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万辆以上。

中国汽车产业要学习中国消费品“走出去、走进去、站起来、立起来”的发展路径,实现中国品牌、中国汽车为全球人民服务的宏伟目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毫末智行停摆,智能驾驶优胜劣汰... 日前曝出消息称,毫末智行突然通知员工,自11月24日(本周一)起“无需到岗上班”。 据知情人士称,毫...
长安发布"新安全&q... 广州车展,长安汽车以“新长安 新安全 天枢智能”为主题,正式发布“新安全”价值体系,宣布将汽车安全范...
中国一重:炉火映初心 冲刺四季... 火红的钢锭照亮车间穹顶,水压机声震彻十里厂房。进入四季度收官冲刺的关键节点,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以...
共建新能源汽车韧性供应链 河南省郑州航空港区比亚迪总装工厂新能源汽车“宋Pro”生产线。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摄 中国汽车工业协...
企业的边界无限,责任的初心不改... 在物通集团的文化墙上,有这样一句话“用科技创造未来 让物通走向世界”,而这不仅是企业的愿景,更是高一...
理想汽车入局“百镜大战”,李想... 11月25日晚,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将发布智能眼镜,“理想AI眼镜是理想...
微硕WSK96N08 MOSF... 随着汽车智能化与个性化配置深度普及,电动座椅系统已从豪华车型标配演变为10万元级家用车主流选项。作为...
2025恒力弹簧厂家哪家好?技... “新能源汽车电机刚装机调试,就因恒力弹簧弹力衰减导致停机”“医疗设备用弹簧精度不达标,整批次产品被迫...
汽车新品发布会邀请新能源专家赋... 【邀请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两院院士、各行业专家,请联系五洲名家智库】 欧洲新能源权威弗罗洛夫·迪米...
智驾芯片行业:技术普惠因风起,... 今天分享的是:智驾芯片行业:技术普惠因风起,国产替代恰逢时 报告共计:129页 智驾芯片行业发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