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比亚迪在东京车展上全球首发其首款纯电动K-Car(日本称为“微型房车”)——RACCO。这款严格遵循日本独特K-Car标准打造的四座紧凑型车,计划于2026年夏季开启预售,标志着比亚迪正式进军由本土品牌长期垄断的微型房车市场。
坚固的市场壁垒:独特的K-Car文化与竞争格局
日本因其狭小的国土、密集的人口及复杂的道路条件,孕育出了全球独特的K-Car文化。此类车型的尺寸(长宽高不超过3400×1480×2000mm)、排量(不超过0.66L)均有严格法规,并享有税费减免和无需车位证明等优惠,因而在日本汽车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
经过数十年发展,K-Car已深度融入日本人的生活。在这个高度内卷的市场,铃木是绝对王者,2024年销量近60万辆,占据了35.9%的市场份额。铃木与大发两家本土品牌合力拿下了超过60%的市占率,形成了坚固的市场壁垒。
产品设计:标准的K-Car身形,专为日本市场设计
作为一款标准的K-Car,RACCO的整车身外尺寸为3395×1475×1800mm。外观上,新车采用方盒子造型,配备封闭式前格栅与圆角矩形大灯组。车身侧面的悬浮式车顶、A柱三角窗及后排侧滑门设计,不仅提升了视觉效果,也增强了驾驶视野和乘客上下车的便利性。车尾设计由于法规对车长的限制,造型较为垂平,尾灯风格与前大灯相呼应。
内部空间是RACCO的竞争力之一。它采用的“四轮四角”和短前后悬设计,基于纯电平台无需前置发动机的优势,在有限车长内实现了超长轴距,真正做到“小车身,大内容”。内饰配备了三幅式方向盘(带加热功能)、仪表屏和悬浮式中控屏。
技术性能:纯电驱动,满足都市通勤
在技术配置上,RACCO采用前轮驱动系统,搭载20kWh的磷酸铁锂电池,WLTC续航里程约为180公里,并支持100kW快充。比亚迪官方强调,该车搭载了最新一代刀片电池,重点聚焦于安全性、效率与轻量化。
机遇与挑战:电动化浪潮下的窗口期与激烈竞争
比亚迪选择此时进入,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方面,日本政府提出了“2035年通过新车销售实现电动汽车100%”的碳中和目标,然而,电动K-Car市场尚在起步阶段。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微型电动车销量占比仅为3.3%(约为4.4万辆),2024年份额更降至2.1%(约为2.5万辆)呈现出巨大的潜在市场。
挑战同样严峻。本田、日产等日本车企也在加速电动K-Car的布局。对于比亚迪而言,想要在由铃木、大发等长期垄断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绝非易事。铃木汽车社长铃木俊宏在车展上对此回应道:“比亚迪选择了日本的轻型车标准,我感到非常高兴。新的竞争即将开始。”同时,他也坦言,“比亚迪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战略意义:一场深入腹地的“本土化”实践
尽管RACCO主要面向日本市场,其设计理念也契合了中国部分城市对小型电动车的出行需求。此前五菱宏光MINI EV的热销已验证了这一细分市场的潜力。若未来引入国内,比亚迪的K-Car产品线也将为微型电动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比亚迪RACCO的亮相,不仅是中国新能源产业从“跟跑”到“领跑”雄心的缩影,更是一次精准的“本土化”实践。未来,日本街头穿梭的K-Car中,是否会涌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这场由比亚迪掀起的“电动微车”风暴,无疑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揭开了新的篇章。
图文编辑排版:玖 柒
校审:英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