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300 万罚单砸醒车企!高速施工区成智能驾驶盲区,这坑千万别踩
创始人
2025-10-31 13:51:03
0

高速上那些闪着灯的施工隔离桶,现在看真是藏着要命的风险。前阵子刚判的案子,车主开着带智能驾驶的车跑高速,系统愣是没认出施工区域,直接撞了上去,最后车企赔了 300 万。

说实话这事儿听着都后怕。我去年开高速也遇过类似情况,前方两公里就开始放提示牌,路边堆着隔离锥,我那车的辅助驾驶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还是我自己猛踩的刹车。当时还以为是我车级别不够,现在才知道,这根本就是普遍问题。

交警那边其实早提醒过,现在市面上的智能驾驶顶多算 L2 级,说白了就是个 “高级助手”。你看沪宜高速那起事故,隔离桶摆得清清楚楚,车还是一头撞上去,车头都撞瘪了。司机说以为开了辅助就能松口气,结果差点出大事。

最让人窝火的是车企的态度。明明技术有短板,宣传时却总往 “自动驾驶” 上靠,弄得好多人真以为能撒手不管。美国那起特斯拉事故更离谱,撞死人赔了好几亿,车企还嘴硬说司机全责。真当消费者是小白鼠啊?

法院判这 300 万,我觉得不冤。专家都说了,系统设计有缺陷就得车企担责。现在的智能驾驶对这种临时施工区域特别不敏感,传感器识别不了异形障碍物,算法也没针对这种场景优化。说白了就是技术没跟上,还敢拿出来卖。

我身边好多人都踩过类似的坑。有个朋友开夜车,路边有施工队在修护栏,他的车预警都没响一下,幸亏他反应快打了方向。还有人雨天开高速,系统连积水路面都识别不出来,差点打滑翻车。

其实法律上早有说法,这种有缺陷的技术导致事故,车企得负主要责任。不是说司机一点责任没有,但你不能把所有锅都甩给消费者啊。毕竟咱们买的是 “辅助” 功能,不是买个随时可能出问题的定时炸弹。

现在想想,那些车企总吹嘘自己的技术多牛,什么 “全场景覆盖”“零事故”,全是空话。真到了施工路段、恶劣天气这些复杂情况,系统就成了 “睁眼瞎”。这 300 万罚款,希望能真把他们打疼了,赶紧把技术短板补上。

开车的也得自己拎清楚,别被宣传忽悠了。智能驾驶再方便,方向盘终究得自己把着。高速上遇到施工区域,不管系统有没有提示,自己先减速观察准没错。毕竟命是自己的,不能指望还不完善的技术来兜底。

这事儿也给行业敲了警钟。技术没成熟就别急着吹牛皮,该标注的风险得说清楚,该升级的系统得抓紧弄。要是还抱着侥幸心理,迟早还得吃更大的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比亚迪“海狮06速度”震撼车市... 10月31日,比亚迪海洋网旗下“高能超享SUV”海狮06在上市第一百天,正式迎来第十万辆整车下线。这...
电车复购率近百分百背后:里程焦... 近期一项针对新能源汽车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98%的电车车主在换购时仍会优先考虑电动汽车。这一数据初看...
为什么是欧拉5,成为了长城“猛... 长城纯电的开路先锋,小车,也有大野心。 用七年时间,从“更爱女人”走向“全球城市精品”,欧拉完...
鸿蒙赋能天籁,燃油车智能升级,... 央视财经“风云汽车”携手东风日产与华为乾崑,在华为园区共同打造了一场以“燃油车智能化的新答案”为主题...
比亚迪深化“纯电+混动”双线布... 在近日开幕的2025东京车展上,比亚迪以“ONE BYD”为主题,携乘用车与商用车全线产品重磅亮相,...
纯电TT具现化,奥迪Conce... 近日,奥迪为Concept C举办了一场试驾活动,媒体记者首次在意大利多洛米蒂山旁边的封闭道路上,试...
原创 一... 天然气清洁能源是目前商用车中占比比较大的能源类型,尤其是在气价动辄低至三块七八的西北地区,一辆优秀的...
比亚迪宋家族OTA升级来袭,老... 比亚迪近日通过官方渠道宣布,针对宋家族多款车型启动新一轮OTA升级。此次升级覆盖宋L DM-i天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