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车市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刚瞅见行业白皮书里的数,吓一跳 —— 电动化率居然要冲到 55%,智能化投入更是奔着 2000 亿去了。这哪是行业升级啊,简直是换了个赛道从头跑。
说实话,这 55% 的渗透率真不是虚的。前阵子回老家,镇上修车铺老板都念叨,现在来修燃油车的少了,取而代之的全是插混、纯电。之前总觉得新能源车是城里人的新鲜玩意儿,没想到三线以下城市增速都快是一二线的两倍了。就拿吉利那银河系列来说,上半年卖得火到不行,听说光插混车型就占了新能源销量的六成,跟比亚迪咬得特别紧。
最有意思的是价格,以前想整个新能源车,没个十几万下不来。现在不一样了,八万多就能提辆插混家轿,油耗还低得离谱。我邻居王叔刚换的车,说加满油充次电,跑小半个月没问题,比以前开燃油车省太多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 “技术普惠” 吧?不过农村充电还是不方便,这 55% 的目标,估计还得靠插混车型撑场面。
再说说那 2000 亿智能化投入,听着就吓人。现在买车不说 “智能” 都不好意思开口,AI 座舱、辅助驾驶成了标配。上次坐朋友的新车,语音控制开天窗、调空调比自己动手还快,高速上还能自动跟车,确实省心。但也有坑,我同事那车的智能驾驶功能,说是能领航,结果过弯道还是得自己攥着方向盘。
车企们这回是真下血本了,比亚迪、吉利这些牌子都在搞自研,芯片、电池、智驾系统全想自己包圆。可投入大不代表见效快,吉利那旗舰电动车上半年销量就不太行,看来高端化不是光砸钱就行。不过年轻人是真吃这一套,尤其 Z 世代,买车先问智能功能,续航反而没那么纠结了,七成多都说五百公里续航够用。
现在车市真是冰火两重天,日系燃油车份额掉得厉害,新能源却卖得火热。但我总觉得,2000 亿砸下去,得有真东西才行,别最后全花在宣传上。还有那电动化率,要是充电基建跟不上,老百姓买了车没地方充,再便宜也白搭。
前几天逛车展,销售小伙一个劲给我讲智能配置多牛,我说我就想要个皮实耐开的,他居然愣了一下。你说这事儿怪不怪?汽车说到底是代步工具,智能化再花哨,安全可靠才是根本。真希望那 2000 亿能多投在核心技术上,而不是搞些花里胡哨的噱头。
2025 年这两个数,看着是行业里程碑,其实也是给车企提了个醒。电动化是大势所趋,智能化是加分项,但最终还得看老百姓买不买账。要是能把价格、技术、服务都捋顺了,别说 55%,说不定再过两年渗透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