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汽车巨头撑不下去了!
曾经象征着“德国制造”辉煌的汽车巨头,如今正以一种看似体面、实则无奈的方式,开启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瘦身运动”
当多数人还在为月薪涨幅纠结时,这个车企的一批离职员工已抱着近420万人民币的“分手费”转身离开。
这场从今年4月就备受关注的自愿离职计划,如今终于落地。
据外媒确认,已有约4000人接受遣散方案,其中副总裁级高管最高能拿到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20万)。
曾经让无数人仰望的德国汽车巨头,如今为何走到了这步田地呢?
干得越久拿的越多
在裁员这件事上,奔驰把花钱买省心玩到了极致。
不同于其他公司要么走要么留的强硬,它这次推出的自愿离职计划,更像一场双向奔赴的体面告别,前提是钱给到位。
具体怎么给?规则简单又直接,普通员工看工龄,管理层看薪酬乘数。
基层员工的补偿跟工作年限挂钩,干满5年和干满15年的差距能拉出一大截,到了管理层,数字直接上台阶,服务满15年的董事,能拿到30万欧元(约250万人民币),副总裁更是能摸到50万欧元的上限。
更贴心的是,工龄每多一年,补偿还能再涨15%,相当于老员工不仅能拿基础款,还能叠加工龄红包。
有内部员工透露,不少快退休的同事早早就动了心:“本来再熬两年也能领退休金,现在拿着百万补偿提前养老,比天天上班轻松多了。”
但奔驰也没傻到底,它悄悄留了个后门,关键岗位的核心人才想走?没门。
公司有权直接拒绝这类人的离职申请,说白了就是“只裁闲人,不丢骨干”,既清了冗余人员,又保住了研发、生产的核心力量。
这波操作最聪明的地方,是避开了德国工会这个硬茬。
要知道在德国,工会的力量大到能让强行裁员的公司吃官司,还得赔上“不负责任雇主”的名声。
而奔驰这招高薪劝退,不仅没跟工会起冲突,连劳工代表都公开夸条款够慷慨。
表面看是花钱,实则是用一笔可控的成本,换来了不折腾、不闹事的稳定,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奔驰的“钱袋子”撑不住了
要是日子好过,谁愿意掏这笔冤枉钱?
奔驰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表,把家底的惨写得明明白白,曾经的“赚钱机器”,如今连基本盘都快守不住了。
上半年销售收入跌到663亿欧元,比去年同期少了8.6%,净利润更是直接“腰斩”,税后净利润仅27亿欧元,同比暴跌55.8%。
简单算笔账,去年上半年赚的钱,今年直接少了一半还多,相当于每个月都在亏掉几个小目标。
销量更是一片红色预警,在全球范围内,奔驰上半年卖了107.63万辆车,比去年少了8%。
最拖后腿的是纯电动车,只卖了8.73万辆,跌幅高达14%,要知道现在全球都在追电动化的风口,奔驰不仅没跟上,还在往后退。
最让奔驰头疼的,是中国这个最大金主也不买单了,作为它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上半年只卖了29.32万辆,同比跌了14%,是所有地区里跌得最狠的。
到了第二季度,跌幅更是扩大到19%,只剩14.04万辆。
放在以前,中国土豪们排队等奔驰的场景随处可见,现在为啥不香了?
有人说“国产电动车太能打”,同样的预算,能买到比奔驰配置更高、科技感更强的车,也有人吐槽“奔驰电动车设计太老气”,中控屏、内饰风格像十年前的款,根本抓不住年轻人的眼球。
不管原因是啥,中国市场这块肥肉,奔驰是真的没攥住。
关税成“致命一击”
奔驰的困境,不是一家公司的单打独斗,而是整个德国汽车圈的集体寒冬。
今年上半年,宝马、大众这两家巨头,日子同样不好过。
宝马的销售收入跌了8%,净利润跌了29%,虽然没像奔驰那样裁员,但利润少了近三成,员工的奖金、研发的预算,大概率都要缩水。
大众更惨,净利润直接跌了38%,早在2024年12月就放话,到2030年要裁员3.5万人,差不多是总员工的四分之一。
要知道大众在德国有10家工厂,这么大规模的裁员,几乎是砍掉一条胳膊。
股价更是惨不忍睹,2024年一年,宝马股价跌了21%,大众跌了16%,奔驰跌了6%,今年也没好转,基本在原地躺平。
以前提起德国车,大家都竖大拇指说质量过硬、技术能打,现在一说起德国车企,满脑子都是裁员、亏损、销量跌,曾经的汽车强国招牌,正在慢慢褪色。
而这一切的背后,绕不开美国的关税大棒。
自从特朗普重返白宫,就盯着进口汽车下狠手,今年7月底更是跟欧盟达成协议,对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
德国车企对美国市场有多依赖?2024年,德国汽车和零部件出口,近20%都去了美国。
现在关税一涨,出口成本跟着飙升,一辆奔驰车在美国卖,比以前贵了好几万美元,老百姓自然不买账,销量跌了,利润也跟着降。
更麻烦的是,车企还得重新调整全球供应链,要么把工厂搬到美国,要么找当地供应商,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裁员是救命稻草还是缓兵之计?
在一片亏损声里,奔驰掏出天价遣散费裁员,其实是一笔精打细算的账。
CEO奥拉·卡列尼乌斯早就算好了,通过自愿离职计划,到2027年每年能省50亿欧元,这些钱正好能投到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的研发里。
一边是缩减开支,一边是加码转型,这是奔驰的求生欲。
现在全球汽车行业都在往电动化、智能化转,比亚迪、特斯拉每天都在出新款、降价格,奔驰要是再跟不上,迟早被甩在后面。
所以它宁愿花重金劝退员工,也要把钱省下来搞研发,算是丢车保帅的无奈选择。
可问题是,光靠裁员真的能救得了奔驰吗?答案恐怕没那么乐观。
现在的电动车市场,竞争早就到了白热化阶段,比亚迪靠性价比抢占中低端市场,特斯拉靠技术守住高端市场,连国内的蔚来、理想都在跟奔驰抢土豪客户。
奔驰要是拿不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就算省再多钱,也留不住消费者。更别说德国汽车行业的困境,是关税、转型、竞争三座大山压着,单靠一家公司裁员,根本搬不动这些石头。
结语
现在的奔驰就像一个拿着重金断舍离的旅行者,想扔掉多余的行李,轻装上阵追电动化的风口。可前面有比亚迪、特斯拉这些短跑选手,后面有关税和业绩的追兵,这条路并不好走。
那些拿着天价遣散费的员工,或许能潇洒离场,但奔驰还得留在赛场里继续跑。
未来能不能翻身,不看它裁了多少人、省了多少钱,只看它下次推出的电动车,能不能让消费者重新回头选择它。
毕竟汽车行业的终极游戏,从来不是裁员噱头,而是靠产品说话。
上一篇:金杯品牌日暨全系产品发布会启幕 焕新战略擘画发展新篇
下一篇:滴滴一下,组团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