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荷兰强抢安世半导体!中荷博弈美国才是黑手?谁才是最终赢家
创始人
2025-10-24 04:23:20
0

全球汽车产业链正因安世半导体事件而拉响警报,而这场风波的背后,实则是中美科技战不断延烧的体现。事件的核心,是荷兰政府九月底突然颁布的一项部长令,如同“明抢”一般强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的运营,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演变为一场高层对话。即便对话仅持续短短三十分钟,双方围绕安世半导体的交锋却充满了火药味。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发布的部长令,限制安世半导体全球三十个主体在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方面进行调整,期限长达一年。更甚的是,中方管理层账户被冻结,任何关键决策都需经荷兰经济部批准方可执行。此举直接导致安世半导体(中国)发布公开信,宣布员工有权拒绝未经中国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令,强调其作为独立中国企业必须遵守中国法律,员工工资福利也由中国区独立发放,以此捍卫运营自主权,否定荷兰总部的控制意图。

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芯片供应商,安世半导体年产量超过千亿颗芯片,客户涵盖宝马、大众、丰田等全球主流车企。其芯片虽非高端产品,却是汽车刹车系统、发动机控制等基础功能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难以快速找到替代方案。这些芯片虽在德国生产,却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封装测试工序在中国东莞的封装工厂完成。中国工厂的产能占比高达百分之七十,使得荷兰的行动直接冲击了中国产业链。

对此,中方反应迅速而精准。商务部十月初立即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其中国工厂出口关键芯片。这一措施立竿见影,东莞工厂的出货量骤减百分之五十,仓库内堆满了已完成封装的芯片,却无法运往欧洲。工人们的加班时间从每月七八十小时锐减至四五十小时,部分生产线甚至开始实行“上四休三”的轮班制。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十月第一周,安世半导体相关产品的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百分之八十。与此同时,中方还升级了稀土物项管制,覆盖含中国稀土百分之零点一以上的境外产品。考虑到中国稀土出口占全球市场的百分之七十,而稀土又是光刻机和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这一反制无疑让依赖中国稀土的荷兰ASML公司的光刻机生产倍感压力。

全球汽车产业为此惴惴不安。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布公告,警告称安世芯片供应中断将对欧洲汽车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宝马、大众等车企的芯片库存仅能维持两到三周,而替代芯片厂商的认证流程至少需要三到六个月。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也表示,若芯片运输不能迅速恢复,美国汽车生产将受到影响。日本丰田公司已经调整了生产计划,减少百分之十的汽车产量。

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公布的文件显示,美国早在二零二五年六月就已向荷兰施压,要求更换安世半导体的中国籍CEO,而美国九月二十九日发布的“穿透规则”更为荷兰后续行动提供了借口。尽管荷兰政府试图撇清与美国的关系,但其行动时间点与美国政策高度吻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指出,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有分析认为,荷兰在这场博弈中扮演了美国的“打手”角色,以“安全”为名打压中企。

面对芯片断供的危机,荷兰政府面临内外夹击。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透露,此事已上升至最高层级讨论。荷兰首相吕特与欧盟委员会紧急磋商,寻求缓解供应链压力。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与王文涛举行视频会谈,表示理解中方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荷兰ASML公司的股价在十月下跌百分之十,投资者担忧中国反制措施延长。

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的装配线上,工人们依旧忙碌,但气氛明显紧张。一名质检员表示,现在每天需要检查更多的芯片,确保国内订单优先供应。工厂管理层透露,部分生产线已经转向服务中国本土客户,如比亚迪、蔚来等车企。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对芯片的需求同比增长百分之三十,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部分出口损失。

这场争端的核心在于,荷兰针对安世半导体采取的有关措施,严重影响了全球产供链的稳定。中方敦促荷方尽快妥善解决问题,保护中国投资者合法权益。而卡雷曼斯则回应称,荷方愿与中方密切沟通,寻找建设性解决方案。

然而,事件的深层意义远不止于此。荷兰政府的行动不仅未能削弱中方控制力,反而加速了中国芯片产业链的自主化进程。中方反制措施的设计直击荷兰经济软肋,稀土管制影响了荷兰高科技制造业,芯片出口禁令触动了全球汽车产业的神经。安世半导体事件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汽车厂商的停产风险让欧洲行业协会呼吁政治干预。

这场博弈凸显了国家利益与商业合作之间的冲突。全球化的供应链网络原本旨在实现高效协作,但政治干预却将其变成了博弈工具。安世半导体的案例表明,当一方试图单方面改变规则时,另一方有能力以精准打击作为回应。供应链的相互依存性既是优势也是弱点。中国拥有稀土和制造能力,荷兰拥有技术和管理权,但任何一环的断裂都会引发连锁反应。

尽管荷兰方面试图将部分业务转移到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工厂,但安世中国区仍在正常运营。闻泰科技透露,中国团队账号被封后已部分恢复,公司正加紧国内供应链协调,确保国内客户供应不断。安世半导体在中国拥有超过五千名员工,东莞工厂的产能占全球汽车基础芯片供应量的百分之十五。

争端尚未结束,但力量对比已然清晰。中方通过法律、供应链和市场三重视角的反制,展示了维护权益的决心。荷兰从强硬到求和的转变,揭示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权力平衡。当芯片成为战略资源,控制权之争将重塑国际商业规则。安世事件并非孤立案例,而是未来更多类似争端的预演。全球供应链的韧性正在接受压力测试,而各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在保护国家安全的同时,避免摧毁多年建立的商业信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比亚迪“海狮06速度”震撼车市... 10月31日,比亚迪海洋网旗下“高能超享SUV”海狮06在上市第一百天,正式迎来第十万辆整车下线。这...
电车复购率近百分百背后:里程焦... 近期一项针对新能源汽车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98%的电车车主在换购时仍会优先考虑电动汽车。这一数据初看...
为什么是欧拉5,成为了长城“猛... 长城纯电的开路先锋,小车,也有大野心。 用七年时间,从“更爱女人”走向“全球城市精品”,欧拉完...
鸿蒙赋能天籁,燃油车智能升级,... 央视财经“风云汽车”携手东风日产与华为乾崑,在华为园区共同打造了一场以“燃油车智能化的新答案”为主题...
比亚迪深化“纯电+混动”双线布... 在近日开幕的2025东京车展上,比亚迪以“ONE BYD”为主题,携乘用车与商用车全线产品重磅亮相,...
纯电TT具现化,奥迪Conce... 近日,奥迪为Concept C举办了一场试驾活动,媒体记者首次在意大利多洛米蒂山旁边的封闭道路上,试...
原创 一... 天然气清洁能源是目前商用车中占比比较大的能源类型,尤其是在气价动辄低至三块七八的西北地区,一辆优秀的...
比亚迪宋家族OTA升级来袭,老... 比亚迪近日通过官方渠道宣布,针对宋家族多款车型启动新一轮OTA升级。此次升级覆盖宋L DM-i天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