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朋友老赵给我发微信,说他想换辆车,看中了一款国产新能源,但销售跟他讲,要不再等一个月,10月之后说不定有惊喜。
老赵就纳闷了,这卖的什么关子?难道金九银十不是促销的时候吗,怎么还有劝人等的?
我笑了笑,回他:你不觉得最近很多东西都在悄悄变便宜吗?
他愣了下,然后掰着手指头数,去年看上的那款75寸电视,今年价格几乎腰斩,就连经常去的那家加油站也在降价了。
“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点不一样了。”
其实,这不是错觉,从10月份开始,我们可能真的会迎来一波范围不小的降价潮。
一系列经济环境、政策调整和市场周期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大概有五个方面,钱包的压力稍微小那么一点点。
一、 车子,尤其是燃油车,价格还得往下走
老王的经历就是个引子,为什么销售让他等?因为价格战还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新能源车这边,电池原材料成本,特别是碳酸锂的价格,已经从高点跌下来不少了,这意味着造车的成本在下降,厂家有了更多的降价空间去抢市场。
燃油车国六A清库存那波算是告一段落,但国六B标准全面落地后,排放要求更严,一些技术储备跟不上或者卖得不太好的燃油车型,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它们要想不被新能源车彻底挤出去,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继续以价换量。
所以,如果你不急着用车,又不是非某款热门新能源车不可,等到四季度,去4S店逛逛,可能会碰到一些让你惊讶的骨折价,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一个在4S店工作的朋友已经准备好吃泡面过日子了。
二、 猪肉和部分农产品,大概率会更便宜
猪肉自由这个词前两年挺火的,今年,你可能真的能更深刻地体会到。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能繁母猪存栏量一直处于高位,这意味着生猪供应非常充足。
前面几个月的猪价低迷,已经让不少养殖户感到压力,但去产能需要一个过程。
到了10月,如果没有大范围的疫病等意外因素,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很难根本扭转。
猪肉价格大概率还会在低位徘徊,这不只是猪肉,像玉米、豆粕这些饲料原料价格如果也上不去,整个养殖成本被锁住,肉、蛋、奶的价格想涨也难。
三、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降价
这一条几乎是个铁律了,每年秋天,都是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发布的高峰期。
新品一出来,老款怎么办,当然是降价清库存。
这个降价幅度往往会比平时大很多,比如去年发布的某款旗舰手机,在新款发布后,价格跳水一千多块是很正常的事。
还有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耳机等等,都会跟着这波换代潮进行调整。
四、 房子
房价和租金可能继续承压,说到这个,可能有点敏感,但趋势就是这样。
经过前面几年的调整,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只涨不跌的神话早就破了,目前,很多二三线城市的新房库存量依然很大,开发商为了回笼资金,打折促销是常态。
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核心区域相对抗跌,但非核心区的房价,以及整体的租金水平,都面临着压力。
政策层面虽然在不断出台利好,比如降低首付、放松限购等,但信心恢复需要时间。
10月份之后,如果
金九银十的
销售数据不足,开发商的资金链会更紧张,那降价跑量的动力只会更强。
对于真正有自住需求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个可以慢慢挑、仔细选的时候,议价的空间会比前几年大不少。
五、 看病和买药的负担,有望减轻
这一条跟政策的关系最直接,国家组织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已经搞了好几轮了,效果很明显。
进入第四季度,新一批的集采结果会陆续落地执行,这意味着又有一大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价格会被打下来,尤其是那些慢性病常用药、抗癌药等。
回到老王的问题,我最后跟他说:如果你那辆车还能凑合开,等到10月底再看看,没准真有惊喜。
不过也别指望天上掉馅饼,商家不傻,大幅降价的往往是有特定原因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