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非“自动驾驶”,“脱手脱眼”易造成安全事故
创始人
2025-10-23 01:19:35
0

央视网消息:智能驾驶辅助不是“自动驾驶”,任何“智能”系统,都无法替代驾驶员的全神贯注。近日,宁波市江北发生一起司机因疲劳开启辅助驾驶,车辆失控撞上道路中心隔离护栏带的交通事故,再次敲响警钟。

10月8日凌晨3时半左右,在江北经营小吃店生意的邓某已经连续好几天干活到深夜,深感困意的他在身体极度疲劳的状态本不该驾驶车辆。可邓某却未在意,出店门前就开启了车辆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把“智驾”当作可以完全接管车辆的“自动驾驶”来使用。在途中,邓某坐在驾驶室内睡着了,车辆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已经接管驾驶员的操作。在公共视频中可以看到,车辆行驶缓慢,在经过一个路口时,车身连续发生晃动,紧挨着机非隔离护栏带行驶,3时39分,当缓慢行驶至大庆南路路口附近时,车身右侧车轮先后与路口的软桩发生剐蹭,半梦半醒之中的邓某浑然不知自己的车已经发生了碰撞,而且眼前就是红灯。车辆继续处于脱管状态,继续前行。

40秒后,车辆在雷达探测下终于有惊无险地缓慢通过路口。然而,就在通过路口后不久,车辆方向直接发生偏移,车头径直冲向了道路中心的隔离护栏,在巨大的冲撞力面前,隔离护栏被硬生生撕开一道口子。邓某驾驶的车辆严重受损,所幸这起事故没有造成人员受伤。

事后,当地交警部门对此起事故做出责任认定,邓某因疲劳驾驶,驾驶机动车时未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承担此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相关部门曾发布关于智驾的权威说明,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这些智驾系统都还暂时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也就是说系统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驾驶的任务,最终的责任主体人还是驾驶人。

交警提醒:辅助驾驶只是辅助,切莫过度依赖汽车辅助驾驶技术,特别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辅助驾驶系统的设计提升了驾驶体验。然而,这些系统并不能替代驾驶员的注意力和判断,过度依赖辅助驾驶系统可能导致驾驶员的警觉性下降,对突发情况的反应变慢,从而增加事故风险。驾驶员即使在开启辅助驾驶的状态下也应当握紧方向盘,两眼观察前方,随时注意道路状况和车辆动态信息,确保行车安全。(报道员 閤元成)

来源:央视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比亚迪“海狮06速度”震撼车市... 10月31日,比亚迪海洋网旗下“高能超享SUV”海狮06在上市第一百天,正式迎来第十万辆整车下线。这...
电车复购率近百分百背后:里程焦... 近期一项针对新能源汽车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98%的电车车主在换购时仍会优先考虑电动汽车。这一数据初看...
为什么是欧拉5,成为了长城“猛... 长城纯电的开路先锋,小车,也有大野心。 用七年时间,从“更爱女人”走向“全球城市精品”,欧拉完...
鸿蒙赋能天籁,燃油车智能升级,... 央视财经“风云汽车”携手东风日产与华为乾崑,在华为园区共同打造了一场以“燃油车智能化的新答案”为主题...
比亚迪深化“纯电+混动”双线布... 在近日开幕的2025东京车展上,比亚迪以“ONE BYD”为主题,携乘用车与商用车全线产品重磅亮相,...
纯电TT具现化,奥迪Conce... 近日,奥迪为Concept C举办了一场试驾活动,媒体记者首次在意大利多洛米蒂山旁边的封闭道路上,试...
原创 一... 天然气清洁能源是目前商用车中占比比较大的能源类型,尤其是在气价动辄低至三块七八的西北地区,一辆优秀的...
比亚迪宋家族OTA升级来袭,老... 比亚迪近日通过官方渠道宣布,针对宋家族多款车型启动新一轮OTA升级。此次升级覆盖宋L DM-i天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