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新网原创】
业内关注已久的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终于传来了最新的消息:10月15日,斯堪尼亚迈出了其134年发展历程中的历史性一步,在进入中国市场60周年之际,斯堪尼亚在江苏如皋建立的全球第三个工业生产基地正式开业。
其意义不用赘述,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斯堪尼亚用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6亿元)真金白银的投入,来佐证这句话,且不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市场,欧洲重卡“七剑客”都与中国市场有着或深或浅的渊源,光是中国强大且完善的汽车供应链、走在全球前列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生态,有着雄心壮志的车企不会错过中国。
所以斯堪尼亚来了,它带着研发中心来到中国市场,坚持独资路线,走出了国产化的第三条路。
EAST MEETS WEST
不同于“七剑客”的其他品牌,也没有跟日韩卡车企业走一样的路,斯堪尼亚选择了不一样的路径:第一,独资建设生产基地,避免合资模式下不同文化、不同思维的内耗;第二,不只是单纯的生产基地,斯堪尼亚在如皋、上海等地建设本土研发中心,实现本地研发自主决策、本土端到端能力,全面融入中国数字互联生态系统;第三,生产基地不仅面向中国,更面向全球,并且主动拥抱中国市场的变化和要求,NEXT ERA产品系列就是最好的例证,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开发适配中国市场的产品。
Christian Levin
从活动的slogen:east meets west,powered by origin,意译就是东西方的交融,正如传拓集团首席执行官、斯堪尼亚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Levin强调:“我们在如皋设立的不仅仅是一个工厂——它将成为中国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并推动斯堪尼亚自身的发展。通过本地化生产和创新,我们可以充分受益于中国速度和创造力,增强全球竞争力,加速向可持续运输转型。”
在与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David Källsäter的两次交流中,商用汽车新闻传媒看到,销售体系对于中国市场有着清醒且深刻的认知,并且正在努力适应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由交易型伙伴向可靠运营伙伴角度的转变,正是适应这一变化的体现。
David Källsäter
当然,国产化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在商用汽车新闻传媒看来,斯堪尼亚的国产化,走出了第三条不一样的路。这条路能否成,现在下结论尚为时过早,但是作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享有“公路之王”美誉的重卡品牌,斯堪尼亚的探索将为外资品牌在当下剧烈变化的中国市场之中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
In China For the world
首先,深度参与中国市场,实现真正的交融。毫无疑问,纯进口车在中国市场占据了金字塔顶端,可靠性、出勤率、品牌是其最大的竞争优势,但是市场就那么小,并且正在被崛起的国产高端重卡逐渐瓜分和蚕食,如果仍固守进口的模式,将很难分享中国规模优势的经济效应,加上中国在新能源、智能网联上的先发优势,如果不尽早拥抱且深入参与其中,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处于下风。
其次,在中国,为全球(In China,For the world),这个占地面积达80万平方米,规划年产能为5万辆,将同时服务于中国和海外市场的斯堪尼亚如皋工厂,目标很明确:既在中国,也为全球。
如皋工厂可为中国用户提供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在秉承斯堪尼亚全球标准打造的斯堪尼亚SUPER重卡,“同样的SUPER 更高的配置”,针对中国市场需求提供12.3英寸的驾驶员仪表与12.9英寸的中央交互式显示屏,以及节油10%+的体验、安全、智能等配置,可租可售和更丰富的金融工具,还可根据中国客户应用需求提供差异化改装,个性化定制。
“这还不是全部,如皋工厂将在明年6月之前推出520 6×4和560 6×4车型,以满足客户更多运营场景的需求。” 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蒯军透露。
第二种是本地研发的斯堪尼亚,将于2026年上半年正式发布的全新产品系列NEXT ERA,这是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针对中国竞争激烈的长途货运推出的全新牵引车产品系列,可以期待它在数字化、网联化、生态融合上的惊艳表现。毫无疑问,NEXT ERA将主打性价比,以此来争夺更广阔的主流市场的份额,毕竟得干线牵引车者得天下。
两条腿走路(SUPER和NEXT ERA)、两个市场兼容(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期待斯堪尼亚在中国下一个60周年能交出不一样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