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玩意儿真不是闹着玩的,前一秒还能看清前方百米的路牌,下一秒突然就闯进一片白蒙蒙里,连车头都快要看不见了。这就是团雾,高速上最让人头皮发麻的 “白色幽灵”,比普通大雾凶多了。
去年深秋早起跑高速,刚过服务区没多远就撞上这东西。当时脑子一懵,第一反应想踩刹车,还好之前听老交警念叨过,硬生生把脚挪开了。真的,急刹车就是找死,后车根本来不及反应,之前新闻里几十辆车连环撞的事故,多半都是这么来的。
先说说开灯这事儿,好多人一慌就开远光灯,纯属帮倒忙。远光一照,雾气里的小水珠全反光,反而啥都看不清。正确的做法是先开示廓灯,再开前后雾灯,最后把双闪打上。雾灯那亮度跟普通车灯不一样,穿透力强,能让前后车早点发现你。我那次就靠着雾灯,勉强能看到前方车辆的尾灯,心里才算有点底。
车距!车距太重要了!平时高速跟车近点可能没事,遇团雾必须拉开距离,50 米都算底线。我那次特意瞟了眼仪表盘,把速度降到四十以下,跟在前车后面慢慢挪,感觉那距离都能再塞两辆车。你别说,后来还真有个心急的家伙想插进来,没等他靠近就被后车喇叭怼回去了,这种时候抢道简直是玩命。
其实团雾也不是毫无征兆,一般多在清晨或者半夜出现,尤其是湖边、山区的高速路段。要是看到前方路面灰蒙蒙一片,隐约有 “白墙” 的感觉,赶紧减速变道到最右侧车道,能下高速就赶紧下,实在不行进服务区等会儿。我上次就是硬等了二十分钟,雾散了才敢走,出来一看,前方不远处真有事故车停在应急车道。
对了,还有个误区得说下,不少人觉得团雾里停车最安全,大错特错!去年有次高速封路,就是因为有人在团雾里就地停车,结果被后车追尾了。真没办法必须停,得开到应急车道,双闪打开,三角牌要放远些,至少一百五十米外,不然根本起不到警示作用。
长下坡路段遇团雾更得小心,别光靠刹车减速,挂低挡位慢慢溜才靠谱。我朋友之前就吃过亏,长下坡踩刹车太猛,结果制动差点失灵,幸好当时车距够大,才没撞上护栏。这种时候方向盘也别乱打,稍微动一下就可能跑偏,毕竟能见度就那么十几米。
现在想想,那次能平安出来,全靠没犯那些低级错误。团雾这东西就像路上的 “隐形陷阱”,预测都难,只能自己多留心。深秋冬天跑高速,最好提前看看天气,清晨出车前绕车检查下灯光,别等真遇上了才手忙脚乱。
真不是危言耸听,那些死伤惨重的事故里,好多都是因为一个小疏忽。灯开对、距离留够,这两点记牢了,遇团雾至少能多一分底气。毕竟开车这事儿,小心永远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