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骗局曝光!蔚来被控财务造假遭起诉,离退市还有多远?
创始人
2025-10-22 16:05:33
0

文 | 招财小羊

编辑 | 招财小羊

一直被人唱衰的蔚来汽车又遇上大麻烦了?

在10月1日蔚来发布的9月成绩单中显示,其整个公司的新车交付量同比增长了64%。

这本来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但可惜还没到月底,一个坏消息就出来了,它竟然被告了!

并且这次被告的还不单单是蔚来公司,其创始人李斌以及CFO也没逃过一劫。

不仅如此,其被告上的还是美国法庭被告方的来头更是不小。

对方是新加坡三大主权投资实体之一、全球第六大主权的财富基金GIC,妥妥国资投资企业。

一个主权财富基金将蔚来这样一个中概股企业告了本来就让人惊讶,而其指出的罪名也不小:

“证券欺诈、财务造假、虚增收入!”

即使整个公司的融资已经有上千亿元,但这几个理由加起来,还是够他们喝一壶的!

而很快,为了稳定股价,整个公司也立刻发表声明否定了这一切。

称对方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这个回应其股价虽然成功回升,但大众的质疑依然没有消除,甚至有人表示:

“蔚来估计撑不了多久了!”

这是为何?而目前的蔚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呢?GIC又为何突然针对了蔚来呢?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环球网】【滨州传媒网】【每日经济新闻】【财联社】【界面新闻】【凤凰网】【澎湃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1.突发千亿诉讼,三年前的做空疑云为何重掀巨浪?

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诉讼,但事实上,其根源在三年前。

10月16日当天,在被诉讼的事情曝光之后,蔚来的股价迎来急速下跌。

而蔚来方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进行澄清,并表示这件往事没有任何的事实证据。

曾在2022年的时候,美国做空机构灰熊就曾发布了一份做空报告,上面就质疑着蔚来的财务存在问题。

但当时,蔚来也迅速回应,并且成立独立的调查组进行调查,证实了那份报告的错误性。

而如今,这份早已被澄清的报道,却是GIC 的诉讼的基础。

在GIC长达48页的诉状中,将矛头直指蔚来与“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的关联交易。

他们认为,虽然主打换电租电的蔚来一直没有承认蔚能就是自己的影子公司。

但事实上,蔚能的全部业务都是蔚来所给予,两家关系一定不一般。

并且,蔚能靠着卖电池,已经为蔚来累积了很多的收益。

在GIC的举证中显示,2020-2022年GIC投资蔚来期间,正是基于蔚来披露的“盈利改善” 财务数据加大持仓。

而支撑这一数据的关键,是蔚来将电池资产剥离至蔚能后,通过租赁协议“提前确认 3 年租金收入”的操作。

这一点与2022年灰熊做空报告的质疑如出一辙。

彼时灰熊测算,若剔除蔚能关联交易带来的“虚增利润”:

“蔚来2021年利润率将从公开的0.3%转正变为- 5.8%。”

另一方面,不少人也纳闷,为何新加坡的投资公司将中国的企业告上了美国法庭呢?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蔚来这家公司同时在纽交所、港交所、新交所挂牌的企业。

而巧的是,根据美国的相关法律,蔚来这家公司触犯法律,并且只要被证实后果相当严重。

最关键的是,若被SEC认定为其存在“故意欺诈”,纽交所将启动退市程序。

这对依赖美股融资的蔚来而言,无异于切断资金命脉!

而在这次诉讼的背后,这几年蔚来在新能源市场中,走得也并不容易!

无论是内忧还是外患都有些严重!

2.外部投诉不断,内部核心人才流失

从2014年成立至今,蔚来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

但这11年中,它却始终在“中国特斯拉”的赞誉与“PPT 造车”的质疑中摇摆。

创始人李斌曾用“用户企业”“换电革命”打造出高端品牌形象

但在发展中,商业模式的争议、产品质量的漏洞、售后体系的短板,逐渐让这份“光环”蒙上阴影。

就拿其最特色的换电租电模式来看,曾经他的这一创新被看成“神来之笔”。

用户在购车时可剥离电池产权,仅支付车价,再按月支付980-1480元租金使用电池。

这种模式既降低了购车门槛,又通过“电池资产化”盘活了现金流,曾在2020年这类 用户占比一度突破40%!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除了灰熊与这次GIC指控的“提前确认收入”,这种模式的财务风险逐渐暴露: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远超行业的平均数!”

而慢慢地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现,长期租车不如买断划算,因为表面上租电看似灵活,但更像一种高利贷。

除了模式本身,在产品的质量和售后上,蔚来也一直是毁誉参半。

单单在2024年-2025年之间,多家新闻媒体就披露了一些购买蔚来车的车主短时间内发现车辆出现问题。

而在售后服务上,却没能获得满意的答案。

比如在今年8月15日的报道中,江苏的车主在将自己的蔚来EC6汽车出售后

因为电池在自己名下,她需要每个月支付1000多元的租赁费!

但是在自己发现之后,已经找不到新车主,感觉到自己被骗

而在联系了蔚来官方之后,对方给出的答案是:

“对那辆车限电,可以终止租赁合同,但要把电池还给他们,然后付三个月的违约金加上1500的拆装费!”

可关键是这位车主自己也不知道,车到底在哪里。

而回看蔚来的内部,这两年一直在不断出现离职潮。

就算不看去年,今年10月9日最新消息传出:

其人工智能平台的负责人、智驾等产品的负责人都先后离职。

虽然对于这些离职其官方给出的答案是组织架构调整,但也能让人发现,一定没那么简单。

而在财务账单上,蔚来的成绩也不太好看。

虽然在10月初发布的账单上看着比之前好了一些,亏损没有那么厉害,但也能发现:

“公司主品牌蔚来汽车整体车辆交付与零跑、小鹏都完全不能相比!”

他的这种增长更像是一种追赶,并且赶不上去的那种。

再加上如今整个新能源市场的不断内卷,蔚来正面临“腹背受敌”的竞争格局……

3.退市阴影:蔚来迎来“生存倒计时”?

尽管在最新消息中,蔚来反复强调GIC诉讼已被暂缓且2022年已澄清相关指控。

但市场对其退市风险的担忧并未消散。

要知道在美股市场,财务造假是“零容忍”的红线!

此前瑞幸咖啡因“虚假交易”被勒令退市,而百济神州因“财务数据披露不充分”收到退市警告。

这些案例都让投资者对蔚来的处境充满警惕。

尤其是如果GIC诉讼胜诉,SEC认定其存在“故意证券欺诈”,将直接触发纽交所退市程序。

当然,其中也有转机。

一方面,GIC诉讼被法院裁定“暂缓审理”,需等待2023年发起的“蔚来投资者集体诉讼”结果。

这也就为蔚来争取了3-6个月的缓冲时间。

另一方面,在10月20日,李斌在内部的讲话流出,其中重要内容表示:

“四季度必须实现盈利!”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提高整个销量规模,或许还能赢得信任。

但这些优势能否抵御 “信任危机”,仍是未知数!

写在最后

从2019年“资金链断裂危机”到2023年“销量回暖”,李斌曾凭借“不服输的韧劲”将蔚来从悬崖边拉回。

因此他也曾被业内称为 “造车新势力的幸存者”。

但此次GIC诉讼引发的连锁反应,也或许是他创业以来面临的“至暗时刻”。

不仅要应对法律层面的挑战,还要修复市场信任、稳定团队、应对行业竞争,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而若想摆脱退市阴影,蔚来需要解决三大核心问题:信任度、核心人才以及价格等。

资本市场的耐心从来有限,消费者的信任更是易碎品。

当“高端”“服务”等标签被质量投诉与财务争议侵蚀,蔚来的救赎之路已不容许更多失误。

如今看来,留给李斌和蔚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您说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比亚迪“海狮06速度”震撼车市... 10月31日,比亚迪海洋网旗下“高能超享SUV”海狮06在上市第一百天,正式迎来第十万辆整车下线。这...
电车复购率近百分百背后:里程焦... 近期一项针对新能源汽车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98%的电车车主在换购时仍会优先考虑电动汽车。这一数据初看...
为什么是欧拉5,成为了长城“猛... 长城纯电的开路先锋,小车,也有大野心。 用七年时间,从“更爱女人”走向“全球城市精品”,欧拉完...
鸿蒙赋能天籁,燃油车智能升级,... 央视财经“风云汽车”携手东风日产与华为乾崑,在华为园区共同打造了一场以“燃油车智能化的新答案”为主题...
比亚迪深化“纯电+混动”双线布... 在近日开幕的2025东京车展上,比亚迪以“ONE BYD”为主题,携乘用车与商用车全线产品重磅亮相,...
纯电TT具现化,奥迪Conce... 近日,奥迪为Concept C举办了一场试驾活动,媒体记者首次在意大利多洛米蒂山旁边的封闭道路上,试...
原创 一... 天然气清洁能源是目前商用车中占比比较大的能源类型,尤其是在气价动辄低至三块七八的西北地区,一辆优秀的...
比亚迪宋家族OTA升级来袭,老... 比亚迪近日通过官方渠道宣布,针对宋家族多款车型启动新一轮OTA升级。此次升级覆盖宋L DM-i天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