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通用汽车卖麦格昆磁体,中资收购运天津,斩断美完整产业链
创始人
2025-10-21 22:23:41
0

你美国不仁,就不能怪我英国不义喽!

前不久,特朗普在埃及参加加沙 “和平峰会”时突然招手让英国斯塔默过来,斯塔默面带笑容走上前,似乎准备发言,结果特朗普毫不理会,尴尬的斯塔默只好退回到领导人队伍中!

英国民众看到这一幕,直呼把大英帝国的脸面都丢尽了。

于是,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评论,用了个词儿叫“美国稀土的妄想”,直戳美国痛处

美国是怎么掉入中国稀土陷阱的?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了新一轮稀土产业链管制措施后,美国如何应对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新规的刀法极其精准,美国的产品里,只要来自中国的稀土成分超过了0.1%,就得报备审批。

如果稀土要是用在14纳米以下的逻辑芯片或者256层以上的存储芯片上,更得先问问中国同不同意。

这哪是管制,这简直就是给全球高科技产业链装上了一个来自中国的“否决开关”。

难怪美国财长贝森特,前脚还在公开批评,后脚就得满世界找机会,想在马来西亚跟中方代表好好聊聊。

社交平台X上,美国网民的评论区更是炸了锅,失望和愤怒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大家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我们是怎么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这事的起点,得从冷战结束后说起,那时候的美国精英们觉得,世界太平了,重心该换换了。

金融、高科技服务业,这些听上去光鲜亮丽的行当,才是未来的方向。

至于稀土这种“挖泥巴”的产业,在他们看来,又脏又累,技术含量还不那么“性感”。

全球化嘛,需要什么就去国际市场上买呗,这就是当时流行的“全球采购”理念。

基于这种想法,美国政府根本没想过要给稀土这类东西划一条国家安全的底线,更别提建立什么战略储备了。

1970年代美国环保署成立后,稀土产业的“原罪”就被摆上了台面。开采和精炼过程会产生铈、钍这些放射性副产品,污染问题相当棘手。

环保法规越来越严,劳动力成本也一路飞涨。里外一夹击,本土稀土企业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难。

这正好给了那些想把产业链外包出去的决策者一个绝佳的借口:“不是我们不要,是国内环境不允许啊。”

1998年,加州的芒廷帕斯矿,这个曾经一度占据全球七成以上市场份额的行业霸主,因为一次化学品泄漏,被开出了一张巨额罚单。

运营商Molycorp不堪重负,矿山被迫停产整顿,并在2002年彻底熄火。

谁能想到,在1950到1980年代的美国,从采矿、分离、精炼到磁体制造,整个稀土产业链玩得炉火纯青,是当之无愧的全球老大。

如今,这一切都成了历史。

用自己的矛戳穿自己的盾

事实证明,美国引以为傲的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成了捅向自己的利刃。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通用汽车旗下的麦格昆磁体公司的消失。

它是全球顶尖的钕铁硼磁体制造商,产品被用在导弹制导系统上,是地地道道的国防战略物资。

可到了1995年,通用汽车为了削减成本,决定把它卖掉。

一个有中资背景的财团伸出了橄榄枝,按理说这笔交易应该被严防死守,但它却顺利通过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

CFIUS不是不知道它的重要性,所以加了个条件:工厂必须在美国本土再运营至少5年。

听起来挺保险,结果5年期限一到,2003年,工厂的大门立刻上了锁。

整套设备、全套生产线,连带着所有的技术体系和人才,被原封不动地打包运到了中国的天津

这一走,带走的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直接斩断了美国本土从稀土提炼到高性能磁体制造的最后一条完整产业链。

一次“合法合规”的商业操作,带来的却是一次载入史册的战略溃败。

直到2010年中日稀土争端后,美国感觉被卡了脖子,于是联合盟友,把中国的稀土出口限制政策告到了WTO。

官司打了几年,2014年,WTO裁定中国败诉,美国人赢了。

可2015年,中国被迫取消了出口配额之后,所有西方人都傻眼了。

中国没有赌气,反而将海量的、拥有绝对成本优势的稀土产品推向了国际市场。

这股“廉价”洪流,瞬间冲垮了西方国家刚刚有点复苏苗头的稀土企业。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个命运多舛的芒廷帕斯矿。

它刚刚喘了口气,准备重振旗鼓,结果在2016年,又一次倒在了中国产品的冲击之下,宣布破产。

在泥潭里越陷越深

等到危机感真正袭来,美国开始手忙脚乱地“自救”,但这些举动更像是在泥潭里挣扎,越陷越深。

此时,技术和产能的鸿沟已经大到难以逾越。就算芒廷帕斯矿重新开工,挖出来的原矿石,还得乖乖装上船,运到中国去进行精炼加工。

因为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掌握了高效的串级萃取法,能做到99.99%的提纯精度,回收率超过95%,成本还低。

更要命的是,在对高性能产品至关重要的重稀土领域,中国的控制力超过了99%。这不是差距,这是代差。

所以,在美国本土重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专家估算至少需要8年时间,成本还要比从中国进口高出三成以上。

面对这种困境,美国高层推动《通胀削减法案》,试图从立法层面摆脱依赖,同时四处搞外交,想拉拢澳大利亚、越南、乌克兰甚至巴基斯坦来开发新矿源。

但这些操作都解决不了一个核心问题:矿挖出来谁来炼?

中国的反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那些新规定,之所以能“一剑封喉”,就是因为它打的不是你有没有矿,而是你高科技产业的心脏。

它精准地卡在美国已深度依赖、却又无力替代的那个关键节点上。

结语

回头看整件事,美国在稀土问题上的困局,归根结底,是它对“国家安全”这四个字的理解出了问题。

他们长期以来把目光聚焦在航母和战机上,却忽视了构成这一切的工业基础。

一个国家真正的安全,不仅在于有多少尖端武器,更在于是否掌握了制造这些武器的完整产业链,哪怕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泥土”

这场竞争,胜负其实早已分晓。

参考资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比亚迪“海狮06速度”震撼车市... 10月31日,比亚迪海洋网旗下“高能超享SUV”海狮06在上市第一百天,正式迎来第十万辆整车下线。这...
电车复购率近百分百背后:里程焦... 近期一项针对新能源汽车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98%的电车车主在换购时仍会优先考虑电动汽车。这一数据初看...
为什么是欧拉5,成为了长城“猛... 长城纯电的开路先锋,小车,也有大野心。 用七年时间,从“更爱女人”走向“全球城市精品”,欧拉完...
鸿蒙赋能天籁,燃油车智能升级,... 央视财经“风云汽车”携手东风日产与华为乾崑,在华为园区共同打造了一场以“燃油车智能化的新答案”为主题...
比亚迪深化“纯电+混动”双线布... 在近日开幕的2025东京车展上,比亚迪以“ONE BYD”为主题,携乘用车与商用车全线产品重磅亮相,...
纯电TT具现化,奥迪Conce... 近日,奥迪为Concept C举办了一场试驾活动,媒体记者首次在意大利多洛米蒂山旁边的封闭道路上,试...
原创 一... 天然气清洁能源是目前商用车中占比比较大的能源类型,尤其是在气价动辄低至三块七八的西北地区,一辆优秀的...
比亚迪宋家族OTA升级来袭,老... 比亚迪近日通过官方渠道宣布,针对宋家族多款车型启动新一轮OTA升级。此次升级覆盖宋L DM-i天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