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车网•用车聚焦:国庆长假期间,王女士去杭州拱墅保时捷中心购买保时捷。本来是一件高高兴兴的事情,谁知新车还未上牌,就开始报故障了。
更让王女士气愤的是,把问题反映给店里销售人员之后,车辆被火速上了牌,变成了王女士的车。
投诉人:王女士。
王女士提供的车辆报故障照片。
王女士说,她购买的是一辆保时捷718,购买价将近70万元。10月4号那天,她被通知去提车,由于当时是假期,店里让她10月10号再去上牌。王女士把车开回去后,就再也没动过车。到了10号,王女士打算把车开去店里上牌,刚发动,就发现这辆保时捷新车,有些不太对劲了,除了跳出发动机故障,还有个PSM故障。王女士马上就给销售打电话:
“他说问题不大,过来我帮你消一下”。
王女士信以为真,就把车开到4S店交给了销售。过了一段时间,销售告诉王女士,故障消掉了,让她在手机上按照步骤要求去缴购置税等各种费用。王女士交完各种上牌费用后,销售的话,却让她懵了:
“全部好了以后跟我说,故障消不掉,你这个车今天开不走了,要留在那里维修。他们根本没有把故障消掉,就去上了牌”。
王女士非常愤怒,于是向媒体投诉和求助,希望能够退换车。王女士说:“谁会把一辆故障车,上在自己头上呢?所以这个销售全程,涉及到欺诈”
面对媒体摄像机镜头,杭州拱墅保时捷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做了如下解释:
“销售顾问操作流程是这样的,他的理解这个故障码是可以消除的,让售后的同事。同时验车时也确实,联系了售后的同事,帮助去消除。确实当下是消除了。但是他们发现消除后,把车交给销售顾问的时候,一发动故障码又出现了”。
这位工作人员的话,立即遭到王女士反驳:“那怎么能够交给他们去上牌呢?而且他和我说的很清楚,消除后要去跑十几公里,才能确定有没有真消除”。
4S店又表示,验车时故障码消失了,在上牌的路上又再次出现。后来售后团队介入了,并向厂家进行了咨询,厂家给出的回复是更换节气门,车辆并不符合三包法的退换车范围,但店里愿意给一万元代金券进行补偿。双方一时并没有达成一致,王女士还是坚决要求退换车。
从王女士的遭遇看,刚提的新车就出现发动机故障,这样的车是如何出厂的呢?厂家又是如何进行质量把关的呢?特别是发动机既然出现了故障提示,这并不是一个小问题,4S店更应该慎重对待,并找出问题所在,通过和消费者协商之后,才能去上牌,怎么能够这么快就去上牌了呢?这是否有故意将故障车卖给消费者之嫌?这符合保时捷作为全球知名豪华品牌的形象吗?
近年来,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节节败退,今年前三个季度,大跌了26%。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时捷更应该保证产品质量,更应该树立良好的口碑。否则,保时捷在中国市场,可能日子会更加难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才是度过难关的杀手锏。
《浙江车网》原创,主笔: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