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武汉)智能与新能源汽车论坛:以 “新生” 破局
创始人
2025-10-20 19:31:03
0

当“十五五”规划即将启幕的关键节点,中国汽车产业正站在改写全球格局的十字路口。10月19日,由汽车新锐全媒体联盟主办的“2025中国(武汉)智能与新能源汽车论坛”在武汉落下帷幕,200余位政企学界代表齐聚一堂,以“新生”为核心议题,共探中国汽车从“产销大国”迈向“产业强国”的破局之路。

本次论坛堪称中国汽车产业的“思想盛宴”,参会阵容覆盖政策、学界、企业、媒体四大领域。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助理胡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等政策与学界大咖领衔出席;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总监殷丹等专家带来深度解读;东风、广汽、江汽、一汽丰田、东风日产、领克、极狐、广汽埃安等近20家主流车企负责人现场分享实践经验,全国汽车主流媒体记者全程记录这场产业对话。

72年产业积淀:从“追跑”到“领跑”的质变

中国汽车产业的72年,是一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史;而新能源汽车近20年的发展,则是这段历史中最具突破性的篇章。数据是最好的见证:自2009年起,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压舱石”。

2025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再迎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增幅均超3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6.1%,意味着每卖出两辆新车,就有近一辆是新能源汽车,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已全面成为市场主流。更值得关注的是出口表现,同期新能源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激增89.4%,中国汽车正以“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为抓手,加速改写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为世界汽车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新生”背后:中国汽车的破局之道

为何将论坛主题定为“新生”?汽车新锐全媒体联盟会长樊先荣在接受采访时给出了清晰答案:当前中国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面临多重挑战,产业结构待优化、市场环境趋复杂、技术瓶颈待突破、消费观念在升级、制度建设需完善,唯有主动求变、拥抱“新生”,才能在变革中抢占先机。

她特别提到,自2024年起,国家层面大力推行“两新政策”,并明确反对“内卷式”竞争,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关键动力。“两新政策”不仅为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筑牢了政策基石,更引导企业将重心转向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为产业“新生”提供了坚实支撑。本次论坛以“新生”为核心,正是希望聚焦产业顶层设计与政策落地,针对智能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展开探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

姚景源:以汽车“火车头”之力,赋能“十五五”经济循环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在主旨演讲中,从宏观经济视角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定位与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他将宏观经济概括为“农业稳基、工业强核”两大板块:“十四五”期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远超联合国粮农组织400公斤的安全线,“仓廪实”为经济发展奠定了稳定基础;而工业领域,中国制造业已形成规模优势、产业链韧性、创新能力、数字智能化、绿色发展、成本效率六大核心竞争力。

在谈到汽车产业时,姚景源用“跨越式发展”形容其历程:1953年从长春起步时,年产量仅数万辆;2002年突破300万辆大关;如今已连续16年位居全球汽车产销第一,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标杆。他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随着“十五五”规划即将启动,中国汽车产业的“火车头”作用将更加凸显。

“汽车产业关联度极高,能直接拉动物流运输、金融保险、销售服务、数据软件等多个下游产业。”姚景源指出,中国汽车要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跨越,必须避开三个误区:一是拒绝“内卷”,避免低水平重复竞争;二是减少库存,优化产业资源配置;三是提升利润,为技术创新积累资金。唯有在“四化”领域持续深耕,坚持高质量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良性循环,为“十五五”规划的实现贡献更大力量。

专家共识:“新生”是动能、格局与责任的三重升级

围绕“新生”主题,叶盛基、崔东树、陈全世、殷丹等专家从技术、市场、责任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探讨,形成了三大核心共识。

第一,“新生”是发展动能的“焕新”。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遇的变革,电动化与智能化成为核心趋势。中国汽车产业已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领域形成优势,未来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瓶颈,以技术创新驱动动能升级。第二,“新生”是产业格局的“重构”。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正从“全球汽车制造中心”向“全球汽车创新中心”转变。随着中国车企加速出海、外资品牌深化本土化合作,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正被重塑,中国有机会在新格局中占据更核心的位置。第三,“新生”是愿景与责任的“升级”。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是商业层面的产业升级,更承载着“双碳”目标、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责任。通过推动汽车产业转型,中国正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样本,这一意义已远超产业本身。

从武汉智电论坛传递的信号来看,中国汽车产业的“新生”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破局。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企业实践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汽车正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不仅将继续领跑全球市场,更将成为“十五五”规划实现的重要支撑,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书写更多“中国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比亚迪“海狮06速度”震撼车市... 10月31日,比亚迪海洋网旗下“高能超享SUV”海狮06在上市第一百天,正式迎来第十万辆整车下线。这...
电车复购率近百分百背后:里程焦... 近期一项针对新能源汽车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98%的电车车主在换购时仍会优先考虑电动汽车。这一数据初看...
为什么是欧拉5,成为了长城“猛... 长城纯电的开路先锋,小车,也有大野心。 用七年时间,从“更爱女人”走向“全球城市精品”,欧拉完...
鸿蒙赋能天籁,燃油车智能升级,... 央视财经“风云汽车”携手东风日产与华为乾崑,在华为园区共同打造了一场以“燃油车智能化的新答案”为主题...
比亚迪深化“纯电+混动”双线布... 在近日开幕的2025东京车展上,比亚迪以“ONE BYD”为主题,携乘用车与商用车全线产品重磅亮相,...
纯电TT具现化,奥迪Conce... 近日,奥迪为Concept C举办了一场试驾活动,媒体记者首次在意大利多洛米蒂山旁边的封闭道路上,试...
原创 一... 天然气清洁能源是目前商用车中占比比较大的能源类型,尤其是在气价动辄低至三块七八的西北地区,一辆优秀的...
比亚迪宋家族OTA升级来袭,老... 比亚迪近日通过官方渠道宣布,针对宋家族多款车型启动新一轮OTA升级。此次升级覆盖宋L DM-i天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