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羊城晚报
巴西工厂的生产线上,一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缓缓驶出,车身映照着异国他乡的光影。这不仅是比亚迪的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更是中国智造全球征程上的又一里程碑。
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10月9日,位于巴西巴伊亚州的比亚迪生产基地迎来历史性时刻——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这里正式下线。这个数字背后,是比亚迪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的全球化战略深化,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崛起。
全球布局与本地化深耕:构建跨国绿色生态
比亚迪的全球地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截至目前,其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从发达国家到新兴国家的多元消费需求。
2025年1-7月,比亚迪海外乘用车及皮卡累计销量已超过55万辆,超越2024年全年总和,增势显著,印证了其在全球市场的渗透力与认可度。在亚洲,泰国工厂实现第10万辆新能源汽车交付,标志着东南亚本地化生产进入新阶段;在欧洲,业务已拓展至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关键市场。
比亚迪的全球化绝非简单产品贸易,而是全产业链深度本地化。在泰国,总投资约350亿泰铢的整车工厂,涵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及零部件制造配套,既服务本地市场,又肩负对欧出口使命;巴西工厂作为亚洲以外重要生产基地,预计10月底员工将突破1800人,完全释放产能后可带动超2万个直接与间接就业岗位。同时,比亚迪通过“中方技术输出+本地培训结合”模式,在泰国工厂实现当地员工独立完成整车生产,推动技术转移与人才培养。
物流保障与技术自信:筑牢出海核心底气
为确保全球供应链稳定高效,比亚迪耗时近两年打造自主海运能力,首批8艘汽车滚装船已全部投入运营,年运力超百万辆的“海上舰队”正式成型。
10月19日,小漠国际物流港内,1380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有序开上“常州号”滚装船发往巴西,正是这一舰队的最新航行。依托“厂港联动”模式,深汕基地生产的车辆实现“下线5分钟即可集港”,“抵港直装”确保出口“零延时”,大幅提升到货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比亚迪出海的核心,是一场技术出海的典范。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到“应急浮水”“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等创新功能,均展现中国智造的技术底气。
9月下旬,在郑州全地形赛车场,14国外交官们亲身体验比亚迪车辆极端环境性能——70米浮水航行、29.6米垂直高度沙坡攀爬,印证其安全与性能突破;“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更将技术普惠,让智能辅助驾驶从“炫技玩具”变为“国民配置”,成为开拓全球市场的通行证。
市场适配与绿色使命:引领全球出行变革
面对全球市场多样性,比亚迪以差异化产品策略精准满足多元需求。市场数据显示,在墨西哥、巴西、土耳其等市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更受青睐;在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市场,纯电动车型占据主导。以泰国市场为例,海狮6 DM-i插电混动车型凭借纯电与燃油双驱模式,完美适配当地多样化道路条件与待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
图说:
巴西巴伊亚州比亚迪路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出海始终与绿色使命紧密相连。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之际,比亚迪宣布为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供30辆定制新能源车,会后捐赠给当地学校和公共机构。其向全球输出的不仅是产品和技术,更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解决方案,超越单纯商业企业范畴,成为绿色出行理念的传播者。从巴西到匈牙利,从泰国到西班牙,比亚迪正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生态,让中国智造成为全球产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对比亚迪是新起点。在全球汽车产业百年变局中,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已从“追赶者”蜕变为“领跑者”,为世界出行方式带来深刻变革。
文字 | 朱文庆
图片 | 比亚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