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州市全力做好“人”的文章、做强泰有引力,一大批人才汇聚泰州、扎根泰州、圆梦泰州,书写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精彩篇章。即日起,“先锋泰州”特别推出“泰有引力人才荟”专栏,集中宣传展示我市“大海新晨”产业人才创新创业的奋斗风采。从他们身上可以见证:选择泰州这片热土,定能赢得未来!
今天推出的是:
黄廷波:专注小齿轮,闯出大市场
走进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为国内某头部新能源车企量身定制的新款齿轮,正沿着一条条全自动生产线批量诞生。这热火朝天的生产图景背后,站着一位以创新破局、以转型领航的“掌舵人”,他就是企业总经理黄廷波。
从"卡脖子"到全球竞速
“以前咱们高端齿轮的模具,得从日本进口,不仅一副要花20万元,光等货就要半年多!”回忆起曾经的技术困境,黄廷波的语气里仍带着一丝无奈。彼时担任技术主管的他,深知要想让企业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啃下“自主研发”这块硬骨头。
于是,他带领技术团队开启“五加二”“白加黑”的攻坚模式:白天围着机床调试参数,晚上对着设计图纸反复推敲,从编程设计的每一行代码,到机床加工的每一道工序,他们逐一突破、反复打磨。历时两年多的奋战,团队终于实现了高端模具全流程自主研发,还为这套核心加工工艺拿下了发明专利。这不仅让“飞船”彻底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更让企业开发新产品的速度、成本以及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
三次关键抉择的智慧
时间回到1999年,刚大学毕业的黄廷波,因一场机缘巧合来到千里之外的泰州,从基层技术员做起,他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长为企业总经理。
2011年,当黄廷波接过企业管理的“接力棒”时,“飞船”正处在主营业务低迷、三亿元外债即将到期的困境中。面对这盘“难下的棋”,他一边出台激励政策凝聚核心骨干,一边果断削减开支优化现金流,最终带领“飞船”走出泥潭。
如果说2011年的改革是“止血疗伤”,那么2018年的转型就是“乘势而上”。彼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浪潮初起,黄廷波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力,果断提出“主营业务转型”战略。仅2025年上半年,“飞船”便生产销售传动齿轮1100多万件,为270多万辆汽车提供配套服务,在国内市场细分领域的占有率更是达到16%,稳稳坐上了行业领先的“宝座”。
企业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一个企业能走多远,离不开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托举。”谈及“飞船”的发展,黄廷波总是不忘提及政企之间的紧密协作。
2022年,泰州海陵开展“三大一送”服务企业活动,让“飞船”新能源项目得以顺利落地、快速推进。在市、区两级人才办的主动对接和协助下,黄廷波成功入选泰州市“311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企业也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顺利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得益于购房券、生活补贴、技能提升补贴等人才政策的大力保障,“飞船”成功引进各类人才125人,建成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个,培养全国劳模1人、省首席技师1人、高级工程师10人、高级技师5人,为企业发展积蓄了人才动能。
“政府给了我们‘阳光雨露’,我们就要反哺这片土地。”在黄廷波的推动下,企业直接带动周边2000多人实现就业,每年慰问困难职工、老年人、残疾人,捐助爱心物资数十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企业家的情怀与担当。
“飞船生于泰州、成长于泰州,未来将更好扎根泰州、服务泰州,在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书写‘百年飞船’的奋斗篇章!”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黄廷波的眼神里满是坚定与憧憬。
供稿丨人才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