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赋能+技术革新,国产空气悬架开启“突围”之路 | 星科技•专精特新“小巨人”
创始人
2025-10-20 19:24:52
0

前沿科技

国家级

专精特新

“小巨人”

空气悬架是一种车辆悬架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主动悬架,与传统悬架最大的区别在于弹性元件的升级,并新增电子控制系统及气泵等部件,赋予悬架智能动态调节功能,结构更为复杂。当前,国产供应商在市场上逐步崛起,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01

空气悬架向智能化发展

根据观研天下报告,悬架是汽车的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用于传递作用在车轮与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在提供支撑的同时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进而起到承载、衰减震动和导向等核心作用;在车辆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底盘系统的核心部件,也是汽车最重要的三大总成之一。

汽车材料网介绍,传统悬架弹簧难以平衡操控与舒适。汽车悬架既要满足车辆舒适性要求,又要满足车辆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而舒适与操控又是此消彼长的,为取得良好的舒适性,需要缓冲汽车的震动,这样弹簧就要设计得软些,但弹簧设计得过软容易导致车辆发生刹车“点头”、加速“抬头”以及左右侧倾严重等不良体验,从而影响车辆转向,导致汽车操纵不稳等。

空气弹簧的搭载能解决传统悬架弹簧导致的两难问题。空气悬架与传统悬架的最大差异在于弹性元件的升级,即弹簧的软硬能够按需自动调节,并新增电子控制系统及气泵等部件,赋予悬架智能调节功能。例如,高速行驶时悬挂可以变硬,以提高车身稳定性,长时间低速行驶或经过颠簸路面,悬挂可变软来提高减震舒适性。

智研咨询报告显示,空气悬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主动悬架空气弹簧和电控减振器是空气悬架的核心部件。空气弹簧用于调节高度与刚度,电控减振器用于调节阻尼。

未来空气弹簧的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腔室结构设计

从单腔到双腔甚至多腔,空气弹簧的结构设计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变化旨在提供更大的刚度调节范围,从而为不同驾驶模式提供更好的适应性。

2、提升轻量化与耐久性

随着环保法规的收紧,空气弹簧材料的轻量化和耐用性成为研发的重点。通过改进橡胶配方、帘线材料以及制造工艺,企业力求在确保高性能的同时,减轻空气弹簧的整体重量。

3、空悬与智能感知结合,提供更智能化的主动调节功能

02

空气悬架“下凡”,国产供应商崛起

当下,空气悬架已成为消费者选购乘用车的新卖点,这不仅是整车消费升级的重要配置,也符合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空气悬架行业的发展。例如,2023年6月,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提出在汽车行业,重点聚焦线控转向、线控制动、自动换挡、电子油门、悬架系统等线控底盘系统,高精度摄像头、激光雷达、基础计算平台、操作系统等自动驾驶系统。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要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文化办公设备等传统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探索在盾构机、航空发动机、工业机器人等新领域有序开展高端装备再制造。

空气悬架作为前沿的汽车底盘悬挂技术,国外历经百年发展,在商用车及高端乘用车领域已广泛应用。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我国本土供应商技术突破与规模化量产推进,在空气悬架领域实现快速追赶,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专业数据统计,2024年度国内新车市场中,标配空气悬架的车辆销量约为81.6万辆,市场渗透率达3.6%。

近年来,我国空气悬架市场搭载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2025年第一季度空气悬架的搭载总数为16.2万套,渗透率达到3.3%。2022年第一季度空气悬架搭载量仅为3.1万套,到2023年增长至9.5万套,2024年进一步攀升至12.1万套,而2025年同期更是达到了16.2万套。短短三年时间,搭载量实现了数倍增长,市场需求处于快速释放阶段。

目前,空气悬架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国产供应商与海外供应商在市场上的竞争态势明显,本土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当前,国产供应商在市场上逐步崛起,使得国产空气悬架系统的价格逐渐降低,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空气悬架系统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03

国产空悬跃至新高度

近日,孔辉科技举办第100万台套(400万支)空气弹簧下线盛典,这不仅是孔辉科技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更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自主创新征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在空气悬架领域的规模化、产业化探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孔辉科技的创业之路始于2018年10月,公司从零开始,逐步发展成为国内空气悬架领域的龙头企业。2021年6月,公司成功向岚图FREE交付首台套空气悬架系统,开启国产空悬量产先河;2022年1月,完成了对岚图FREE第1万台套空悬系统的量产交付;2023年12月,已实现第30万台套空簧总成的交付,当时已为9款车型供货空悬产品;2025年9月,第100万台套空气弹簧正式下线。作为国内首家乘用车空悬系统供应商、首家双腔空簧供应商,孔辉科技始终坚持技术破局、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从0到100万的跨越。

在此次下线仪式上,孔辉科技重磅发布了自主研发的SWAT囊皮产品(Spiral Wound Air-sleeve Technology,精密缠绕法)。这是极为先进的囊皮制造工艺,通过挤出让橡胶直接在芯模上成型,骨架材料由编织机在芯模上精密缠绕成型,省去了橡胶压延及帘线织布的步骤。相较于传统工艺囊皮,孔辉科技SWAT囊皮在同样骨架材料的情况下,实测厚度减少20%-30%,厚度公差也从传统的±0.3mm降至±0.1mm。试验数据显示,应用SWAT囊皮的空气弹簧,使用寿命可达传统工艺产品的2-3倍,可抵抗更苛刻的工作环境。2025年,SWAT囊皮将为至少5个车型量产供货。

孔辉科技的发展历程,是一次次勇闯无人区、不断填补产业空白、为行业解决问题的历程。2021年6月,公司为岚图FREE成功国产化首套空气悬架系统,从此结束国内该领域前装产业的空白;2023年在极氪009上成功实现首个国产双腔空气弹簧量产,再度填补产品类别空白;2024年麦弗逊空气弹簧实现量产供货,第三次国内首发;今年9月开始,主动稳定杆和精密编织囊皮将陆续实现国内首发。其中,主动稳定杆可以大幅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而精密编织囊皮能在优化舒适性的同时,完美解决大转角情况下空气弹簧的扭转异响问题。此外,孔辉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闭式阀泵以及双阀电控减振器也将很快推向市场。

孔辉科技在国内市场已构建起稳固的行业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24年孔辉科技以335,470套装机量、41.3%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目前,孔辉科技已与岚图、理想、极氪、领克、长安深蓝、阿维塔、奇瑞、比亚迪腾势等20余家主流汽车品牌达成深度合作,配套供货车型达到20余款。公司还已获得埃安、小鹏、零跑等多家造车新势力企业的30余个新项目定点。

此外,孔辉科技宣布获得德国知名车企正式定点,这意味着其成功打入国际豪华汽车品牌供应链体系,进一步彰显了在汽车悬架技术领域的卓越实力与产品竞争力。

孔辉科技董事长郭川表示,展望未来,百万台套仅是起点,前方尚有星辰大海。孔辉科技期望与行业各方继续共同推动国产空气悬架系统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参考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54hVOm8JlQElWjOoXhSyuQ

https://mp.weixin.qq.com/s/g6KX7pBF4BBAlXbJiJ-5Vw

https://mp.weixin.qq.com/s/wlRmvzEa7pFgvTFy0XcrsQ

https://mp.weixin.qq.com/s/Jri9lk-mFfyaeR_F8hvXoQ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比亚迪“海狮06速度”震撼车市... 10月31日,比亚迪海洋网旗下“高能超享SUV”海狮06在上市第一百天,正式迎来第十万辆整车下线。这...
电车复购率近百分百背后:里程焦... 近期一项针对新能源汽车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98%的电车车主在换购时仍会优先考虑电动汽车。这一数据初看...
为什么是欧拉5,成为了长城“猛... 长城纯电的开路先锋,小车,也有大野心。 用七年时间,从“更爱女人”走向“全球城市精品”,欧拉完...
鸿蒙赋能天籁,燃油车智能升级,... 央视财经“风云汽车”携手东风日产与华为乾崑,在华为园区共同打造了一场以“燃油车智能化的新答案”为主题...
比亚迪深化“纯电+混动”双线布... 在近日开幕的2025东京车展上,比亚迪以“ONE BYD”为主题,携乘用车与商用车全线产品重磅亮相,...
纯电TT具现化,奥迪Conce... 近日,奥迪为Concept C举办了一场试驾活动,媒体记者首次在意大利多洛米蒂山旁边的封闭道路上,试...
原创 一... 天然气清洁能源是目前商用车中占比比较大的能源类型,尤其是在气价动辄低至三块七八的西北地区,一辆优秀的...
比亚迪宋家族OTA升级来袭,老... 比亚迪近日通过官方渠道宣布,针对宋家族多款车型启动新一轮OTA升级。此次升级覆盖宋L DM-i天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