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和电车哪个好?“电车开8年报废,油车能开15年”是真的吗?
创始人
2025-10-16 05:44:52
0

燃油车和新能源电车是现代汽车工业孕育出的两颗明珠,然而关于“油车好还是电车好”的问题却没有绝对答案:喜欢油车的人赞赏油车体验好、续航给力,青睐电车的人则强调电车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关于油车和电车的前景,红衣大叔周鸿祎此前曾公开为电车站队,认为未来买燃油车的人会越来越少,油车可能像当年的诺基亚一样淡出市场

图源中国蓝新闻

未来是新能源车独步天下,还电车油车齐头并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汽车工业的那些事儿。

汽车的能源选择

19世纪80年代,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Karl Benz)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尽管这是一辆三轮车,但却具备了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板弹簧悬架、钢管车架等现代汽车的工艺特点。最主要也最核心的特征是搭载了一套单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使用内燃机驱动才是燃油车的核心特色。

世界上第一款三轮汽车

早期的汽车制造业选择了汽油作为能源,而不是柴油或其他燃料,这是为什么呢?直接原因是汽油发动机的发明时间早于柴油发动机,不需要复杂的高压油泵和高强度缸体就能上马试验,而且汽油的燃料性质是易挥发+燃点较低,适配早期简陋的火花塞点火系统和化油器技术。

汽油

其实,汽油机的真正优势反而体现在柴油机发明以后。19世纪90年代,世界第一台柴油机问世,和汽油机的发明时间相差不远,但柴油机不仅体积笨重,而且噪音巨大,早期只能用于固定式动力机械。汽油机的优越性进一步凸显:不仅转速快、重量轻,而且噪音和震动相对较小,是最能照顾到驾驶人体验的便民发动机。

复合柴油机

所以在技术纯熟的当下,现代燃油车依然选用汽油作为主流的动力能源,重质不易挥发的柴油则主要在扭矩大、适合重载的现代农机、重型卡车、船舶等车型制造上发光发热。当然在化石能源的阵营中,汽油并不是唯一的选项,液化石油气(LPG)、压缩天然气(CNG)乃至甲醇都可以作为汽车的动力燃料,燃料特性各有优劣。

压缩天然气(CNG)

以甲醇为例。我国甲醇生产的最大优点就是供应充足,不需要担心“能源卡脖子”问题。因为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就是“富煤、贫油、少气”,当原油和天然气还在高度依赖进口时,储量丰富但被视为低质煤矿的高硫煤却可以用来大量生产甲醇,再加上人工合成甲醇技术的成熟,国内现在的甲醇产能已处于过剩状态,M15、M85和M100甲醇汽车燃料都是常见的车用替代燃料。

M100甲醇燃料

甲醇燃料的缺点是蒸发潜热是汽油蒸发潜热的3-3.7倍,甲醇发动机在低温下无法启动,一般都要额外配备汽油箱,在启动时先用汽油启动发动机,汽车预热完成再使用甲醇燃料行驶。

然而在电动汽车面前,汽油、甲醇等传统能源似乎显得苍白无力。

最早的电动汽车不比燃油车出现的晚,但早期汽车的电池又大又重,续航短速度慢,车辆性能被燃油车甩了几条街。直到2014年,中国新能源电车才正式开启商业化,政策利好(包括免征购置税和高额补贴等)+电池技术突破(从三元锂到磷酸铁锂再到刀片电池,续航从200km提升到600km以上)+充电桩数量爆发(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5年8月底,国内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一系列大连招促使汽车行业的能源选择出现了电力动力部分取代燃油动力的转变。

汽车充电桩

电动汽车的翻红,是否意味着燃油车垂垂老矣?答案可能并非如此!因为燃油车和诺基亚手机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在特殊场景下具有不可复制的优势。

燃油车的优势

对普通百姓来说,燃油车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加油成本高,92和95号汽油一升通常要7-8块,更高端的98号汽油能去到9块多一升,加油费随随便便就要三五百。但抛开加油费不谈,燃油车带给车主的驾驶体验确实没的说,某些场景下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 其一,续航有保障,补能效率高。主流家用燃油车的续航一般能达到500-800km,不存在续航焦虑;加油的过程是物理灌注,3-5分钟就能加满一箱油,而电车中途补能充电普遍要30分钟以上。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油车保障续航只需要额外携带备用燃油,而电车的活动半径只能以充电桩为圆心,脱离了充电桩就没了续航保障,活动范围比不上燃油车。
  • 其二,极限路况下性能更强。内燃机的一大特点就是在额定功率下可长时间运转,性能输出稳定可靠,在崎岖山路、连续陡坡、涉水路段等极端路况下都有不错的通过性。电车的性能输出就不一样了,由于电机的功率存在过热保护问题,导致峰值功率一般仅能维持数十秒,山地越野性能较差,特殊地形甚至无法通行。
  • 其三,低温环境表现出色。在我国东北等地,冬季低温时常降到-20℃以下,电车的电量消耗过快,续航起码打个4-7折,这是锂离子迁移率断崖式下跌带来的属性弊端。燃油车的动力由于不依赖电池,因此低温环境下的续航和动力表现出色,在寒冷地区甚至属于刚需。

所以在充电桩覆盖率不高、路况复杂等特定场景下,燃油车能胜任普通电车无法完成的出行任务,可靠性不是电车能比的。正因如此,军用运输车、民用越野车以及应急救援领域的工程抢险车、救护车等车型依然是将柴油或汽油作为首选能源,偏远地区的出租车和家用车同样也是首选燃油车。

应急救援车

再考虑到燃油车使用年限长、保值率高、驾驶体验好的优点,很多一二线地区的家庭也会考虑选择燃油车。燃油车的特长正是电车的鞭长莫及之处,所以未来的新能源车无法完全取代燃油车,油电汽车仍将长期共存。

电车开8年报废,油车能开15年:这是真的吗?

面对“燃油车淘汰论”,有不少网友拿使用寿命说事:电车开8年就报废,油车能开15年!底下还有网友回复:“15年少了,油车开30年也没什么问题”。电车和油车的寿命是很多车主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下汽车的使用年限。

网友们关于电车油车寿命的讨论

首先要承认,燃油车的使用年限确有优势,15年的说法还算合理,但30年的说法就比较夸张了,这已经远远高于普通家用车的设计使用寿命(年限)了。所谓设计使用寿命,指的是在设计时考虑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车辆能够保持良好性能的期限,不同车型的设计使用寿命有所不同,比如:家庭私人汽车的设计寿命一般不会低于出租车或者商用车。

车辆的设计使用年限有所不同

不同品牌的汽车,设计使用年限也不一样,比如:一项针对国内外18家汽车主流品牌的调研显示,国外10家品牌的汽车设计寿命一般为10年或15年,设计使用里程主要为24万km、28.8万km以及30万km;8家国内品牌的设计年限是8-12年不等,设计使用里程在16-24万km的区间。

国内外汽车品牌的设计使用寿命调研结果

但设计使用年限并不等于实际的使用年限,当家用汽车达到了设计的年限或里程,只要性能达标并通过年检就可以继续使用。一般情况下,通过更换易损件或加强维护保养,延长寿命至15年问题不大,但从二手车的交易车龄来看,国内有八九成的车主用车年限都不高于12年

另外,当车辆使用达到10-15年后,维修频率和保养费用会显著升高,经济上也不划算。出于效益考量,现实中超过15年的老车就很少见了,30年的生命周期更加难以实现

报废的老旧汽车

那么,电车的使用寿命是否远低于燃油车呢?答案是否定的。2025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在《自然·能源》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该研究通过分析英国约2980万辆汽车的测试数据发现,该国电动汽车的平均寿命达到了18.4年,和汽油车柴油车不相上下;电车在寿命内的平均里程达到20万km,低于柴油车的25.7万km,但高于汽油车的18.7万km。

英国电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的寿命差距正在缩小

这说明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实际上和油车大差不差,并不像网友所说的“8年就报废”。虽然国内外电车的设计寿命略有不同,但并没有拉开太大差距,10年和24万km的设计使用指标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普遍水平。

所以结论就是:燃油车的使用寿命并不“超标”,电车的使用寿命也并不“拉胯”,正常使用下两者没有太大区别。最后问下大家,燃油车和电车你更推荐哪一种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比亚迪“海狮06速度”震撼车市... 10月31日,比亚迪海洋网旗下“高能超享SUV”海狮06在上市第一百天,正式迎来第十万辆整车下线。这...
电车复购率近百分百背后:里程焦... 近期一项针对新能源汽车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98%的电车车主在换购时仍会优先考虑电动汽车。这一数据初看...
为什么是欧拉5,成为了长城“猛... 长城纯电的开路先锋,小车,也有大野心。 用七年时间,从“更爱女人”走向“全球城市精品”,欧拉完...
鸿蒙赋能天籁,燃油车智能升级,... 央视财经“风云汽车”携手东风日产与华为乾崑,在华为园区共同打造了一场以“燃油车智能化的新答案”为主题...
比亚迪深化“纯电+混动”双线布... 在近日开幕的2025东京车展上,比亚迪以“ONE BYD”为主题,携乘用车与商用车全线产品重磅亮相,...
纯电TT具现化,奥迪Conce... 近日,奥迪为Concept C举办了一场试驾活动,媒体记者首次在意大利多洛米蒂山旁边的封闭道路上,试...
原创 一... 天然气清洁能源是目前商用车中占比比较大的能源类型,尤其是在气价动辄低至三块七八的西北地区,一辆优秀的...
比亚迪宋家族OTA升级来袭,老... 比亚迪近日通过官方渠道宣布,针对宋家族多款车型启动新一轮OTA升级。此次升级覆盖宋L DM-i天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