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能源装备“实体+金融+AI”三轮驱动新范式
加强电氢产品技术迭代与运营服务,是新工绿氢的重点工作之一。结合当前RWA模式融合发展,做好电氢产品的运营服务,是公司探索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抉择。
RWA,直译为“真实世界资产”,指的是将现实中的资产(如应收账款、碳配额、电站收益权等)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代币化”(Tokenization),使其具备数字资产的交易、拆分与流通能力。简言之,RWA是让“动不了、卖不快、投不起”的传统资产,变得像加密货币一样,可以小额购买、快速交易、跨境流通。
机构普遍认为,全球RWA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截至2025年6月,剔除稳定币后的全球RWA资产总额已达到255亿美元。根据行业预测,2030年RWA的规模将达16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0%。对资产方而言,RWA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融资渠道,具备融资快、成本低、流动性强的优势。它能将大型、低流动性的资产(如基础设施)分割成小份额,面向全球投资者进行融资。对投资者而言,RWA极大地丰富了链上投资标的。相较于高波动的原生加密资产,RWA锚定真实资产,收益来源更稳定。同时,其“碎片化”特性让普通投资者能以极低门槛(如50美元投资美国电站)参与高价值资产的投资,真正实现从“精英投资”到“全民投资”的普惠金融新生态。
综合华西证券等机构研报,绿色能源资产是中国内地RWA落地的先锋领域。比如在充电桩领域,朗新集团联合蚂蚁数科,以9000座充电桩为底层资产,在中国香港完成国内首单1亿元人民币的RWA融资。在光伏领域,协鑫能科锚定两省82MW分布式光伏电站,完成全球首单光伏绿色资产RWA,融资金额超2亿元。在换电站领域,巡鹰集团完成全球首单换电资产RWA,融资数千万港元。在算力与新兴资产领域,随着“东数西算”工程和数据中心REITs的推进,算力资产首次具备了上链的标准化基础;BEVM等项目已联合比特大陆等算力巨头,推出千万美元生态扶持计划,推动算力RWA生态发展。
新工绿氢依托自身产业实际,探索将新能源加能装备转化为可交易数字资产,让每台设备成为“生产即收益”的链上凭证。
一、产品即资产:新能源加能装备的RWA价值锚定
新工绿氢通过动态资产上链技术,将三大核心产品转化为可拆分、可交易的RWA(实物资产代币化)标的:
1.移动储充机器人(TG01系列)
2.撬装式制加氢一体站(天站一号TGHZ01)
3.氢能发电站(天氢一号TGHD01)
二、运营即金融:RWA模式破解新能源装备融资困境
传统充换电站等融资依赖抵押担保,而新工绿氢首创“新能源加能装备融资租赁+RWA收益闭环” 方案:
场景案例:某商用车及加能合作项目
1.痛点破解:
2.收益闭环设计:
数据验证
三、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RWA合规性保障
1.政策背书:
2.技术风控:
四、建设未来生态:新能源+RWA基础设施
新工绿氢正推进三大战略升级:
1.资产扩容:
2.金融联通:
3.监管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