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欧美巨头还在为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争论不休时,中国方案已悄然打入全球最严苛的交通市场。比亚迪与蘑菇车联组成的联合体,近日成功中标新加坡L4级自动驾驶巴士试点项目,这不仅是新加坡首个官方认证的高级别智驾公交项目,更意味着中国自动驾驶技术首次被纳入海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事件速览:中国技术首次服务海外公交系统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的这项试点计划,要求中标方在2026年将L4级自动驾驶巴士投入两条日常公交线路运营:纬壹科技城191号路线和滨海湾400号路线。这些巴士可搭载16名乘客,票价与普通公交一致。
联合体中,比亚迪提供电动化底盘与域控架构,蘑菇车联输出MOGOBUS全栈技术,MKX负责本地化落地。这一组合突破了欧美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长期垄断,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双技术打包出海的新模式。
严苛标准下的技术突围:为什么是比亚迪和蘑菇车联?
新加坡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考核堪称全球最严。LTA明确要求中标方必须具备混合交通环境运营经验,而这正是中国企业的独特优势。
比亚迪电动巴士已在中国多场景验证线控精度,其域控架构提供标准化接口,能快速适配智驾系统。电动底盘响应速度比传统燃油车快30%,为自动驾驶提供了精准控制基础。蘑菇车联则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积累了丰富的开放道路运营数据,其MOGOBUS系统通过LTA多轮安全评估,激光雷达与远程操作系统的组合满足了公交场景的高可靠性需求。
标杆效应:中国自动驾驶出海的"新加坡样本"
这个814万元的项目价值远超其金额本身。新加坡作为全球交通技术试验场,其选择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
该项目首次实现了中国自动驾驶方案的"整车+系统"打包输出,改变了以往单一车辆出口的模式。更关键的是,中国企业将参与制定海外高等级自动驾驶公交的运营标准,这在过去几乎是欧美企业的专属领域。未来东南亚乃至欧美市场很可能会参照新加坡标准引入中国方案。
未来挑战:从试点到规模化落地的关键一步
尽管首战告捷,项目仍面临三大考验:滨海湾路线旅游区密集人流对系统极端场景应对能力的挑战;当前中标价能否支撑长期运营的商业化验证;以及新加坡自动驾驶法规持续调整带来的合规压力。
结语:技术出海的新范式
从电动车出口到自动驾驶标准输出,比亚迪与蘑菇车联的合作开创了中国智能交通出海的新范式。当中国技术开始参与塑造全球智慧城市的交通规则,这场由新加坡出发的自动驾驶革命,或许只是中国方案走向世界的一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