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的阳谋:把未来压在印奇身上
创始人
2025-10-12 23:00:38
0

出品 | 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编辑 | 王雨竹

当投靠华为的车企越来越多,吉利却选择了打造“更适合自己体质的车BU”

今年3月,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在2024业绩发布会上直言:“我们要跟千里科技一起打造出第二个华为。”

随后的5月,他再次强调,吉利与千里科技合作的意义,就是要在智驾领域一起发展成“第二个华为”,构建一个能够与华为竞争的生态。

事实上,吉利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今年3月,吉利与千里科技等签署了一份合作,名字就叫《车BU投资框架协议》。而千里科技内部,则全面向华为看齐。

01 摸着华为过河

千里科技的名字稍显陌生,但它的前身其实是曾经的“民营汽车第一股”力帆科技。

自2016年起,由于转型不顺等因素,力帆科技开始出现连年亏损。2020年,力帆科技引入吉利进行破产重组,并于当年年底重组完成。

重组后,吉利成为力帆科技第二大股东。随后的2024年,吉利增持满江红基金至50.94%,通过间接持股成为力帆科技第一大股东。2025年,力帆科技更名为千里科技。

去年开始,在“一个吉利”的战略下,吉利对智驾团队进行了整合,将极氪、亿咖通、吉利研究院等智驾团队打包并入与千里科技合资的千里智驾。

吉利的目的很明确:将千里科技打造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智驾中心”,避免资源的重复投入。

除了自己的智驾资源外,吉利还引入了一股全新力量——AI公司旷视科技及其创始人印奇

旷视科技自2018年起布局自动驾驶,并于2021年成立智驾公司迈驰智行,与吉利达成多款车型的量产合作。随后,迈驰智行智驾团队一并被整合进入千里科技。

去年7月,吉利将江河汇公司100%股权转让给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控制的江河顺公司,后者以24.3亿元获得千里科技19.91%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同年11月,印奇成为千里科技董事长。

这次股权更迭为千里科技带来印奇这个具有AI背景的战略投资者,以及旷视科技积累的算法经验,也为后续的智能化转型做好铺垫。

同时,千里科技内部,逐渐引入了一系列的前华为车BU团队成员。

今年6月,原华为车BU总裁王军正式出任千里科技CEO,全面负责科技业务板块,兼任千里智驾联席CEO。王军是拥有20年资深经历的老华为人,曾主导华为HI模式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研发,并于2019年创建华为车BU,担任首任总裁。

王军 图源:网络

王军一度被视为华为智能汽车业务从0到1的核心推动者,和其他车企从华为挖人的“小打小闹”不同,他的加盟堪称重磅。

除了王军,吉利还从华为挖来了两位高管,并随着极氪浩瀚智驾团队的整合将之并入千里科技体系。

首先是原华为自动驾驶研发部部长陈奇,他曾主导华为第一代自动驾驶系统的全栈研发。2021年,陈奇加入极氪任自动驾驶副总裁,负责搭建智驾自研体系。极氪并入吉利后,他转任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智驾科学家。今年8月,陈奇又出任千里智驾联席CEO。

另一位是原华为车BU自动驾驶首席运营官姜军,曾在华为分管高精地图、自动驾驶云业务。2023年,姜军出任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主导智能座舱研发。目前,姜军是千里科技智能座舱业务负责人。

华为系高管加入千里科技时间轴 图源:搜狐汽车

由此,华为一系列技术骨干都已加盟千里科技,这些人不仅掌握技术路线,更熟悉华为的商业模式。借助前华为团队的力量,吉利正在内部孵化“下一个引望”。

从千里科技的智驾、智舱、人机交互、车联网等几大业务的布局上,也能看出他们与华为的相似性。

高管强调“打造第二个华为”,智驾智舱挖角华为团队,业务也向华为靠拢。

因此,尽管印奇在千里科技品牌发布会后的采访上极力澄清与华为的关系,表示“我们(和华为)的基因、能力和战略都不太一样”,但究其内部,仍能看出“摸着华为过河”的明显倾向

02 千里科技的后发优势

摸着华为过河,行得通吗?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千里科技能够直接复制华为已验证的技术路线图和研发经验,避免漫长的试错期

王军曾经解释过千里科技的“一横一纵”产业整合战略:“横向要做技术整合,集公司所有的产业资源,将各自独立的感知、规控和执行模块整合为大模型驱动的全栈端到端方案;纵向要做产品整合,将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产品整合为全套系统。”

这与华为提供的从芯片、传感器、域控制器到核心软件算法的智驾选装包模式很接近。

印奇在采访中也提到了“后发优势”这个词:“我在AI领域这么多年,第一次感受到有一点点后发优势,因为先发的人是有包袱的。”

作为后发者的千里科技,能天然地绕开行业中的弯路,同时借助华为团队的经验,快速落地标准化的智驾方案。

当然,后发并不全是优势。如何在效仿华为之外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仍是千里科技面临的难题。

“出海”或许是破局的关键。此前媒体的报道中,有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出海用不了华为的方案,他们想再培养一家能够出海的供应商。”

目前业内自主品牌的智驾供应商大多已经绑定,寻求国外车企作为客户的确是一个好选择。特别是千里科技的股东吉利有着极深的海外布局,投资了奔驰、莲花、沃尔沃等众多国外品牌,也有丰富的海外实车数据。

此前的9月,奔驰就由吉利牵头战略投资了千里科技。二者后续将在智驾、智舱方面进一步合作。

“千里智驾的核心是开放,开放意味着我们可以服务全球所有的客户。出海有一个核心的问题是数据,但这个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这也是千里科技相对于其他解决方案的优势所在。”王军表示。

吉利给千里科技带来的不只是海外市场。

云端算力方面,凭借23.5EFLOPS的算力规模,吉利星睿智算中心的算力居于中国车企首位,领先第二名理想汽车10.5EFLOPS,尽管距离华为的45EFLOPS仍有差距,但仍可以为智驾大模型的训练提供强大的基础

产业链方面,吉利也有多年深耕的布局,旗下的芯擎科技、亿咖通、晶能微电子等企业具备从芯片到多种传感器的丰富产业链资源,为千里科技提供类似华为的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

最重要的是,无论L2还是L4,吉利都能给千里科技带来大量的落地场景,这也是智驾公司最需要的。

对于端到端的技术路线来说,落地规模提升了,大模型就有了更多数据,进而反哺模型训练,不断提升大模型的效果,还能摊薄成本。

在L2级别上,吉利全力扶持千里科技,未来所有车型的智驾方案都将来自这个唯一的智驾中心。而吉利是出了名的“家大业大”,旗下的乘用车品牌就有20多个,给千里科技提供了大量现成的上车客户。2024年,吉利控股全球新能源销量达1487954辆。依靠大规模的落地化,千里科技可以很快掌握优势。

吉利业务布局 图源:吉利官方

在L4级别上,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可以为千里科技提供运营平台,李书福就曾公开表示未来曹操出行将作为Robotaxi最重要的商业化载体

对于千里科技未来的路线,无论吉利方还是千里科技方都表示,千里科技将不只作为吉利的智驾研发中心,而会效仿华为引望服务更多车企客户。淦家阅称:“只要行业有需要,我们都可以赋能整个全行业。”

这可以参考吉利过去扶持的浩思动力。2024年,吉利与雷诺合作,将旗下的动力总成业务拆分成立新公司浩思动力。独立后的浩思动力不再只单一供应吉利,而成为了第三方的动力解决方案供应商。

吉利的阳谋也很明显:借助华为和旷视的力量,让千里科技在智驾行业复制浩思动力的老路,成为一家能与华为引望竞争的智驾公司。

而得到吉利大力扶持的千里科技,从团队到算力再到规模,确实有了对标华为的底气,接下来只需要照着华为设下的目标前行,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03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这股“东风”还要来自印奇。

智驾行业对于AI的重视已成共识,而作为被李书福盖章的“聪明人”,印奇是深耕AI领域多年的风云人物,一度被称为“AI天才少年”

他本科毕业于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创办的清华姚班,随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聚焦智能传感器与人工智能。

博士期间,印奇创立了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科技。旷视科技后来成为“AI四小龙”之一,在计算机视觉和大模型领域有很深的积累。

也正因印奇资深的AI背景,对于AI的强调贯穿了千里科技的品牌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印奇提出了统一AI大脑、统一操作系统和超级智能助手的“千里计划”。可以看出,吉利与印奇的野心不止于“AI+车”,而在打造一个更通用的,跨终端、跨场景的AI大模型

千里计划 图源:千里科技官方

在汽车领域,印奇表示他们聚焦的三大场景是智驾、智舱和Robotaxi,希望在未来三年能够快速落地解决。

具体来说,他们目前已经发布了L2+的智驾解决方案,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发布L3方案、明年下半年发布应用于Robotaxi的L4方案,座舱产品于明年进入0到1的阶段。

当然,目标很宏远,但吉利与千里科技仍需面对当下的现实。

对于吉利来说,他们的智能化布局不算晚,投入的资源也不可谓不多,先后通过亿咖通、经纬恒润、福瑞泰克、Mobileye、吉利研究院等种种外采或自研的方式探索了智驾路径,但最终收获不大。直至今天,吉利的智驾,尤其是高阶智驾,始终被视为短板。

而对于千里科技来说,作为一个后发者,能否在2025这个“普及智驾技术的元年”,做出一个兼具速度与质量的方案,也是一个问题。

毕竟目前,他们的L3、Robotaxi和座舱等产品仍停留在PPT阶段,和竞争对手相比面临着不小的时间压力。

发布会上,印奇提到了“千里科技”这个名字的三个含义,其中一个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千里科技来说,成为华为的竞争对手,乃至涉足智能物流、智能家庭等更多领域,是他们欲达到的“千里”

而交出能令市场满意的智驾方案,帮助吉利完成智能化转型,就是他们当前要做好的“足下”。

不得不提的是,吉利曾经扶持的亿咖通也曾对标华为,其CEO沈子瑜曾公开表示“亿咖通的角色相当于华为的车BU”

但随着吉利智驾的表现平平,这句口号也无疾而终,亿咖通的智驾团队最终被并入千里科技

可以说,千里科技能否通向自己所设定的“千里”,决定因素还在“足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如何办理驾照公证? 你是否正计划出国旅游、留学或工作,却担心在国外无法合法开车?你是否听说过“驾照公证”,却不清楚具体该...
驶向智能未来:AI搜索与GEO...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身处一个由数据驱动的变革浪潮之中,人工智能(AI)早已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遥远概...
炫酷造型恰似星芒绽芒,一汽奥迪... 当黄金分割的精密逻辑邂逅先锋设计的灵动美学,当德系百年造车基因融入中国市场的深度洞察,一汽奥迪A5L...
原创 全... 在皮卡领域,丰田Hilux(海拉克斯)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可以说是霸主级别的车型了,如今,丰田在泰...
原创 日... 先别急着说“日本车不香了”,但有个国家的人已经先表态了。 一位日本顶级汽车领域专家在公开表示:“无论...
开百万豪车,看国产旗舰SUV!... 近日,一家岚图汽车门店外的独特景象,引发了广泛关注。门店外自然汇聚了兰博基尼、保时捷、宾利、奔驰大G...
原创 曾... 生态起步借东风,小米助力初飞腾 九号公司的根基打得早,2012年就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那拨毕业生手里...
路透社:通用汽车2027年“断... 据媒路透社报道,通用汽车(GM)近日要求数千家供应商清除来自中国的零部件,并设定2027年最后期限,...
特斯拉,方向盘和脚踏板都不要了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盐财经) 作者 | 张婉莹 编辑 | 江江 视觉 | 诺言 一辆没有方...
原创 荷... 说起安世半导体这事儿,简直就是中荷之间的一场拉锯战,本来是芯片供应链的小疙瘩,结果被荷兰政府一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