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安世半导体这事儿,简直就是中荷之间的一场拉锯战,本来是芯片供应链的小疙瘩,结果被荷兰政府一搅和,闹得全球汽车业都跟着捏把汗。
安世这家公司,表面上看是荷兰奈梅亨的总部,但实际大头儿在中国手里,2019年被闻泰科技全资收购,成了中方在欧洲半导体布局的关键一环。
谁知道2025年9月底,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先扔出一颗炸弹,推出“穿透规则”,说实体清单上的企业持股超50%的子公司也得管,这直接把安世套进去了。
荷兰一看机会来了,9月30日就援引他们1952年那条尘封的《货物供应法》,直接下令接管安世,冻结资产、知识产权,还暂停了中方CEO张学政的职务。
理由呢?说是公司治理有大问题,担心技术产能全挪到中国去,威胁欧洲经济安全。听起来冠冕堂皇,但明眼人都知道,这背后有美国的影子,荷兰想借机表忠心,顺带抢回控制权。
结果呢?这步棋下得太急,荷兰自己先栽跟头了,因为安世的产品对欧洲车企来说是刚需,缺了它,生产线就得停摆。
荷兰这接管动作,说白了就是想在美欧“去风险”大潮里刷存在感。安世不是什么高精尖的光刻机公司,它主打的分立器件、MOSFET和功率芯片,技术门槛不高,但产量大,全球汽车电子里占了不小份额,尤其是电源管理和控制单元那块儿,宝马、大众、沃尔沃这些巨头都靠它。
荷兰经济事务部部长文森特·卡雷曼斯一口咬定,是张学政作为CEO和股东的举动有猫腻,涉嫌转移产能和技术,影响荷兰和欧洲的半导体供应稳定。
10月1日,阿姆斯特丹企业法庭还火上浇油,没开庭就下命令,确认暂停张学政职务,把闻泰在董事会的投票权托管给第三方,还让原NXP高管顾多·迪里克当临时董事会成员。
安世内部一下子分裂,中国区管理层直接表态,说不受荷兰总部管辖,要独立运营,按中国法律走,还强调库存够用到年底。荷兰这边呢?赶紧找替代方案,把晶圆从德国汉堡和英国工厂运去马来西亚、菲律宾封测,但东莞工厂占了安世全球封测产能70%,年产500亿件,这么一挪,成本蹭蹭上涨,效率也跟不上。
10月29日,安世荷兰甚至暂停向中国工厂供晶圆,理由是中国子公司拒付账款,这下子更乱了套。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早早就敲警钟,说储备撑不了几周,车厂得为停产做准备。
荷兰本想显示强硬,稳住国内鹰派,结果供应链一断,德国车企先急眼了,施压柏林当局向北京求情。这不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荷兰经济本就靠ASML光刻机出口吃饭,这几年被美国限得够呛,现在又在安世上折腾,损失的还是自家产业。
中国这边反应快得很,10月4日商务部就甩出出口管制通知,直指安世中国子公司和分包商,禁止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直言,荷兰干预内部事务,扰乱全球半导体链条,这禁令就是对等反制。
别小看这招,安世中国东莞基地8万平米,员工4000多人,是封测核心,禁了出口,欧洲客户直接断货。国际电子商情分析,这精准卡住了荷兰的痛点,因为安世营收60%来自汽车领域,缺芯等于卡脖子。荷兰想用行政令抢人,中国用出口牌回敬,逻辑上对称得很。
更有意思的是,荷兰还玩起了舆论小把戏,11月8日首相迪克·斯霍夫在记者会上放风,说中国已同意恢复安世中国工厂芯片交付,暗示问题快解决了。结果商务部次日澄清,只同意派员来华磋商,没承诺立即放行。这手文字游戏,荷兰想稳国内企业界和选民情绪,但国际上站不住脚。
彭博社在11月7日报道,荷兰内部知情人说,如果中国恢复供应,他们最早下周就暂停部长令,但前提是财务问题也得摆平。说到底,荷兰这强硬姿态,更多是政治表演,实际操作上处处被动。
中国不光守住自家底线,还聪明地把事儿闹大,主动拉欧盟委员会介入。10月16日商务部发布会,发言人点名要求欧盟评估荷兰行动对全球链条的冲击,这就把双边纠纷升格成欧中贸易问题。荷兰喜欢借欧盟旗号压中国,中国就反过来让全欧盟来评理。
欧盟内部本来就不齐心,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些制造业大国,跟中国经贸纠葛深,汽车业尤其依赖安世芯片。德国车企像大众、奔驰,早就在商会渠道施压,11月上旬联合致信欧盟,描述缺芯导致的交付延误和成本飙升。法国巴黎商会也跟进,敦促布鲁塞尔协调。
欧盟贸易专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虽没公开表态,但欧盟委员会私下承认,在密切关注荷兰动向,考虑下一步怎么走。冯德莱恩这时候保持沉默,就是在观望风向,等成员国站队。中国这步“借力打力”,让荷兰从主角变成被告,压力直线上升。荷兰想单干,结果被围观了。
这事儿暴露了欧盟在对华政策上的分化。联合早报报道,荷兰接管紧随美国规则后,外界视作受美施压,北京则借机提醒欧洲,别跟着美国脱钩,那等于拿自家经济赌注。意大利和西班牙也低调附和,说经贸合作不能因一家之过断。
这局面,荷兰越想稳,越被动,中国则用国际场合放大影响,日内瓦世贸组织会议上展示数据,投影全球链条图,欧洲代表只能记笔记。说实话,荷兰这几年在半导体上被美国牵鼻子走,ASML出口限制造成巨亏,现在安世又惹中国,等于双线作战,自断后路。
到11月中旬,事儿有了转机,但根子没断。11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豁免安世民用芯片出口,条件是买方承诺仅用于民用,这直接缓解了欧洲车企的燃眉之急。
路透社报道,北京已通知荷兰和美国,中美经贸协议让安世中国工厂恢复出货,芯片几天内就能到欧洲客户手上。纽约时报说,这场数周争端,曾让多家车企发出停产警告,现在豁免条件一出,全球汽车业松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