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中型轿车市场中,日产天籁的价格调整策略无疑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入门车型的售价从接近18万元的指导价一路下探至11万元区间,这一大幅降价背后,折射出传统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与国产品牌崛起双重压力下的深刻变革。
曾经需要不菲预算才能拥有的日系中型轿车,如今以如此亲民的价格面向消费者,这既是市场挤压下的现实选择,也是日产为保住市场份额所采取的积极应对。
从产品力来看,天籁依然保持着日产一贯的舒适主义取向。它搭载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能够输出156马力的最大功率和197牛·米的峰值扭矩,匹配CVT无级变速箱,动力输出平顺且燃油经济性表现不错,WLTC综合油耗为6.41L/100km。
车身尺寸为4906/1850/1447mm,轴距达到2825mm,这在中型轿车中属于主流尺寸,为车内空间提供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后排座椅的舒适性一直是天籁的传家宝,配合较为出色的隔音表现,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长途旅行都能提供较为舒适的乘坐体验。
深入分析天籁的市场前景,其面临的挑战相当严峻。从销量数据来看,天籁在2025年4月的销量仅为4,295辆,同比下降47.82%,1-4月累计销量16,870辆,同比下降77.82%,这样的市场表现背后,是天籁乃至整个日产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的明显滞后。
当比亚迪、特斯拉等国产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激进布局时,天籁全系仍坚守传统的燃油动力系统,未能及时跟上新能源转型步伐。同时,大幅降价虽短期可能刺激销量,但可能对日产品牌溢价和二手车保值率造成长期影响。有数据显示天籁的三年残值率已出现下滑迹象,这对潜在买家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
从更深层次看,天籁的降价策略反映了整个传统燃油车市场正在经历的价值重构。当主流合资品牌的中型轿车价格下探至紧凑型轿车区间,传统以级别和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市场格局正在被打破。在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智能化重构消费体验的今天,传统合资品牌如不能加快转型步伐,仅靠降价难以扭转颓势。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中型轿车市场选择日益丰富的当下,明确自身需求,权衡传统合资品牌的成熟度与国产新能源车型的创新力,才能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总的来说,以11万多元的价格入手一辆天籁,从纯粹的家用代步角度审视,无疑是颇具吸引力的选择。你能获得宽敞的空间、舒适的乘坐体验和相对完善的售后服务,特别是对于重视舒适性和实用性的消费者,现在的天籁确实展现出了不错的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