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学生翻开最新版教材时,一个熟悉的中国品牌标志跃然封面——比亚迪的DM混动技术连续四年两次成为教科书封面主角。这项来自中国车企的技术突破,不仅改写了教材编撰史,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轨迹。
2021年,比亚迪第四代DM技术凭借"电驱优先"的创新架构,首次登上《汽车动力系统原理》封面。这项技术通过彻底摒弃传统机械传动系统,构建起以电机为核心的混动体系,使燃油经济性提升30%以上。时隔四年,第五代DM技术以更激进的姿态入选2025年版《汽车构造——动力系统》,其搭载的AI能耗管理系统将百公里亏电油耗压缩至2.9L,标志着混动技术正式迈入"2时代"。
清华教材编委会的遴选标准堪称严苛。每项入选技术需经过三轮专家评审,不仅要具备行业领先性,更要体现技术路线的革新价值。比亚迪DM技术两次突破重围,关键在于其重构了混动系统的技术范式。第四代技术通过电气化改造实现能效跃升,第五代则引入智能算法实现能耗的精准调控,这种从机械创新到智能进化的双重突破,正是学界认可的核心要素。
这项成就的深层意义在于产业格局的重塑。十年前,丰田THS混动系统长期占据教材案例主导地位,如今比亚迪用两代技术迭代完成超越。数据显示,比亚迪DM技术相关专利已突破1.2万项,全球装机量超600万辆,形成从理论创新到产业落地的完整闭环。这种转变印证了中国制造向"智造"的升级路径——不再满足于技术引进,而是通过原始创新建立新标准。
在学术认可与市场表现的双重验证下,比亚迪正重塑汽车技术教育范式。全国32所高校已将DM技术纳入核心课程体系,清华大学更将其列为混动方向研究生必修案例。这种从实验室到教材再到产业化的闭环,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当未来工程师们首次接触混动技术时,他们学习的将不再是国外经典案例,而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技术范本。
来源:https://www.drd.com.cn/jushu/202509/97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