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25 年 3 月 1 日起,我国首部新能源车年检新规正式落地,电池健康度检测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新增项目。这一变化意味着,新能源车车主需要更加关注车辆核心部件 —— 电池的健康状况。那么,新增的电池健康度检测究竟是怎么回事?电池健康度低于 80% 又意味着什么?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在此之前,年检标准主要是针对燃油车制定的,对于新能源车的 “三电系统”,也就是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并没有专门的检测。但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不断增大,其安全问题愈发重要,出台新规对新能源车进行更全面的 “体检”,也是为了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
此次新规重点聚焦在电池健康度检测上。不同类型的电池,都有明确的温度限制。例如,磷酸铁锂电池充电时温度不能超过 65℃,三元锂电池不能超过 60℃。这是因为电池温度过高,极易出现问题,严重时可能导致热失控,甚至起火。除了温度,电池的电压等其他指标也在检测范围内。对于营运车辆,如网约车,检测则更为严格,还需检测电池放电时的温度和电压变化。
一般而言,如果电池健康度低于一定标准,如 70%,可能会被要求进行维修或者更换电池,但并非马上强制报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电池健康度,和我们常说的电池容量衰减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当电池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 80% 以下时,就意味着电池进入了一个相对不健康的状态。
那么,车主们该如何得知自己车辆的电池健康度呢?其实有几种常见方法。一些品牌的车辆可以通过官方渠道直接查询,例如特斯拉,车主可以拨打服务热线或者在公众号中查询,还能通过车机进入维修模式查看 “Battery Health”(电池健康度)。另外,也可以前往品牌授权 4S 店,店内专用诊断设备能深度读取电池管理系统(BMS)数据,涵盖单体电芯电压、温度分布、内阻变化等 20 余项参数,不过这项服务通常需要支付检测费用,部分车企在保修期内会提供免费检测。
要是检测发现电池健康度低于 80%,该怎么办?从性能方面看,电池容量缩减,每次充电后可用电量减少,使用时间缩短,需要更频繁充电,这会给日常使用带来诸多不便,车辆的续航里程也会明显下降。从安全性考虑,虽然不同类型电池情况有所不同,但容量衰减后,电池稳定性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如果你的车辆电池健康度低于 80%,且还在车企提供的电池质保期内,车主可以联系车企进行换置。但要是超出质保期,更换电池的高昂费用可能让许多车主望而却步。以一辆 15 万元左右的纯电车为例,更换电池的费用可能高达七八万元。此时,车主也可以考虑将电动车作为二手车出卖,不过在交易时,电池健康度较低会使车辆估值大打折扣。
对于新能源车电池健康度检测这一新规,你有什么看法?你在使用新能源车过程中,是否关注过电池健康状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