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玑说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女人不懂车”?2023年中国女性823万辆的购车数据,早已把这个刻板印象碾得粉碎。
要知道,这个数字不仅超过印度全年汽车销量总和,甚至让日本、德国两个汽车强国的全年销量加起来都望尘莫及——放在当下,这是女性消费力量的彰显;但退回到120多年前,却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天方夜谭。
1901年,汽车还是西方刚传入中国的“黑科技怪物”,全中国首位接触它的女性,是权倾朝野的慈禧太后。
那年她66岁大寿,袁世凯花一万两白银从德国淘来一辆汽车当寿礼,朝廷特意把马夫培训成司机,折腾了好几天才让慈禧坐上这“铁疙瘩”。
可刚坐稳,慈禧就怒了:司机居然敢坐在自己前面?她硬要司机跪着开车,可跪着怎么踩油门、打方向盘?最后,这位晚清最有权势的女性,还是乖乖坐回了16人抬的大轿。
这荒诞的一幕,藏着那个时代女性与“驾驶自由”的遥远距离——能接触汽车已是极致特例,更别说掌控方向盘。
一百多年过去,时代车轮早把旧偏见甩在身后,如今中国女性开车早已是街头常态:2023年女性司机数量突破1.6亿,全年购车823万辆,相当于每卖出10辆车,就有近4辆被女性收入囊中。
她们不再是汽车消费的“旁观者”,而是悄悄重塑市场规则的“操盘手”,零跑汽车的逆袭就是最鲜活的证明。
今年的零跑,活脱脱一匹车市“黑马”,1月交付量才2.5万辆,到8月就飙升至5.7万辆,直接翻倍,还连续6个月稳坐新势力销量榜首。
更难得的是,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转正,零售量创下历史新高,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车企,比蔚来、小鹏都早一步摸到“赚钱密码”。
零跑能突围,女车主功不可没:7月发布的新车B01,上市一个月大定锁单超2万辆,其中40%来自女性用户——这不是偶然,而是精准踩中了女性购车群体的需求脉搏。
那么,撬动中国车市增量的女性,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三个关键词足以概括:都市、高知、年轻。
2023年,超六成购车女性来自一二线城市,她们熟悉城市通勤的拥堵与便捷需求;超八成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更看重产品本身的性价比而非盲目追牌;超70%年龄在25-39岁之间,经济独立、消费理性,既懂生活品质又不被传统消费观念束缚。
她们选车时直接跳过了传统的“豪华品牌入门款”,转头入手了配置更全的新能源车型,理由很简单:要的是停车方便、智能好开,而车标不值这个溢价。
2024年的行业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女性用户更偏爱新能源汽车,安全、空间、动力操控、外观、智能化是她们的核心诉求,至于车标、品牌光环,反而要往后排。
其实女性买车的逻辑很简单:颜值要能打动自己,智能要解决实际问题,安全要给足底气,价格要符合预期。
从2023年女性购车823万辆,到零跑B01靠“懂女性”爆火,一个清晰的趋势正在显现:女性不再是车市的“边缘群体”,而是改写行业规则的“主力军”。
这不是说车企要刻意打造“女性专属车型”,而是要放下“女性不懂车”的偏见,真正走进女性的生活场景,从她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做产品。
未来,随着女性消费力量的持续释放,还会有更多车企加入“读懂女性”的赛道,而对于女性来说,手握方向盘不仅是出行自由,更是对生活的掌控权。
期待更多中国车企能带着对女性需求的洞察,让全球都看到中国汽车的温度与实力——毕竟,真正的进步,从来都是让每个群体都能在消费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