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组数据,瞬间被震住了。
今年上半年,日本汽车出口204万辆,韩国148万辆。那中国呢?
308万辆!
半年时间,咱们比日本多出口了104万辆车,比韩国更是整整多了160万辆。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拿下全球第一了。
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还是有点小激动的。记得前几年咱们还在追赶,现在已经开始“碾压”了。日本汽车工业协会都承认,中国已经成为“将具有竞争力车型推广到全球的基地”。
不过冷静下来想想,这个第一来得并不容易。
咱们的增长率确实猛,上半年同比增长10%,而日本只有1%。但仔细扒拉一下数据,会发现一些“尴尬”的事实。
比如说赚钱能力。2024年,中国出口了585.9万辆车,总额1174亿美元;日本出口421万辆,却也卖了接近1100亿美元。
简单算下来,日本每台车比咱们贵30%左右。
网上那句调侃“中国一年造3000万辆车,利润还比不过丰田一家”,虽然夸张,但确实扎心。咱们现在还是靠量取胜,在品牌溢价这块儿,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更关键的是,咱们的出口模式还相对初级。
日本车企早就在全球各地建厂了,丰田在美国就有11家工厂,在中国也有合资厂。2022年,日本明面上出口381.3万辆,但海外工厂产量高达1695万辆,是出口量的4倍多!这些海外产量虽然不算出口,但钱确实被日本人赚走了。
咱们现在还主要是“made in China”然后运出去,真正的本土化经营刚刚起步。奇瑞2014年就在巴西建厂,比亚迪、吉利也开始在海外布局,但规模和深度跟日系比还有差距。
当然了,这也正常。任何一个产业走向全球都得有个过程,先靠产品打开市场,再慢慢实现本土化。咱们新能源车技术全球领先,燃油车技术也在快速追赶,这就是底气。
韩国其实挺有意思,148万辆的出口量虽然排第三,但现代、起亚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和品牌力都不错。他们走的路径可能更值得咱们参考——技术+品牌+本土化三管齐下。
说白了,现在这个第一更多是“量”的胜利,接下来要追求的是“质”的提升。等哪天咱们的车企不仅出口量第一,单车利润也能跟日德美韩掰掰手腕,那才是真正的汽车强国。
不过话说回来,能在这么短时间内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已经很不容易了。
毕竟这个赛道上,除了欧日美韩这些传统强国,确实很少有新面孔能杀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