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抱死制动系统,也称为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其主要作用是在汽车制动时,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以确保车轮不会被抱死,保持在20%左右的滑移率,从而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在最大值。
ABS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随着20世纪70年代后期数字式电子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许多公司相继研制了形式多样的ABS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ABS系统向高性价比方向发展,有的公司推出了经济型的ABS装置,有的企业则推出了适用于轻型货车和客货两用汽车的后轮ABS或四轮ABS系统。这些努力都为ABS的迅速普及创造了条件,被认为是汽车上采用安全带以来在安全性方面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技术成就。
ABS系统的作用是什么?防抱死刹车系统可以提高行车时车辆紧急制动的安全系数。如果没有ABS系统,汽车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紧急刹车时,容易出现轮胎抱死,方向盘不能转动,这样危险系数会增加,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单通道ABS一般都是对两后轮按低选原则进行一同控制。单通道ABS不能使两后轮的附着力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制动距离不一定会明显缩短。另外,前轮制动未进行控制,制动时前轮仍会出现制动抱死,所以转向操纵能力也未得到改善。但由于制动时两后轮不会抱死,能够显著提高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所以在轻型载货车上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选购汽车时,不能只看到价格高低,还应看到装用的是哪种类型的ABS装置。不同类型的ABS装置由于组成结构等原因,价格也相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