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液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散热。根据厂商建议,车主应该每2年或四万公里更换一次冷却液。然而,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由于汽车的行驶情况不同,更换冷却液的周期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车主需要在日常驾驶过程中对冷却液进行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更换冷却液,以避免因冷却液异常影响发动机的冷却性能。
在选择冷却液时,车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与车型相符的冷却液。每款车都有专用的冷却液,车主在购买时应该提前咨询商家,避免因购买不当而导致冷却液性能下降。
2.选择知名度高的品牌。知名度高的冷却液在使用时性能有保障,防冻、防沸和防腐蚀的效果比较好,对发动机也是一种保护。选择冷却液时,不要只图便宜。
3.注意冷却液的生产日期。冷却液的保质期一般为3年左右,如果冷却液的存放时间过长,产生的杂质和水垢会增多,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因此,在购买时需要看好冷却液的生产日期。
冷却液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
1.冬季防冻。冬季周围的温度较低,为了防止汽车在冬季停车后出现结冰现象,可以使用防冻型的冷却液。冷却液结冰会导致水箱、缸体胀裂,因此建议选择冰点低于该地区最低温度10℃左右的冷却液。
2.防水垢。冷却液在使用过程中会减少水垢的产生,水垢会堵塞管道,影响汽车的散热功能。因此,在选择冷却液时需要慎重,避免使用不当而导致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