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5秒红线”能否守住安全底线?
创始人
2025-11-26 13:11:35
0

导 读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百公里加速纪录不断被刷新。曾经5秒内破百还是百万级跑车的专属标签,如今几乎成为二十万级别新能源汽车的“标配”。然而,极致性能的背后是随之而来的安全风险。近日,公安部就强制性国标《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公开征求意见,新增“零百加速不低于5秒”的规定。这道5秒红线能否守住安全底线?

电动汽车零百加速性能强大

记者随机走访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售卖店,大部分销售在向顾客宣传时,都将汽车从静止状态加速到时速100公里的零百加速性能作为核心卖点。几乎每家新能源汽车都有零百加速5秒以内的车型,价位多集中在十几万到30万以内不等。

极氪001/记者拍摄

蔚来销售人员以ET5T介绍,这款车19万起,双电机四驱,属于轿跑旅行车,零百加速4秒。它有不同的驾驶模式选择,比如说像舒适模式,零百加速就是在7秒多,运动模式加速就是5秒9,运动+模式加速就是4秒,它会细分出来。

蔚来ET5T/记者拍摄

智己L6有四个版本,其中两个版本的零百加速时间都在5秒以下,最高配四驱车型售价26万,从0到100的加速时间是2.7秒。销售人员说,这款车具备高速防爆胎控制功能,实测在时速200多公里以上四轮全爆的情况下,车身也不会失控。

智己L6/记者拍摄

多家新能源汽车的官网也都对加速性能进行了着重介绍,使用了“超跑体验”、“极致动力”等宣传话术,但对于如此强劲性能可能带来的驾驶风险以及适用场景,却很少有明确提示。有品牌车型零百加速还不到2秒。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全世对此表示担忧。他指出,现在有些电动车功率做得太大,“某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电动车百公里加速1.98秒,0到200公里5秒,这个是赛车啊,飞机都没这么快的加速,这么大的东西一踩油门肯定窜出去了,前面有车控制不住就撞上了,很容易出事。从安全角度去考虑,加速性能不能为所欲为。”

小米SU7 Ultra/官网

在燃油车市场,百公里加速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参考指标,也是豪华跑车的主要溢价来源之一。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得益于电机的加持,电动车的动力响应更强,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同等加速性能。这种转变给车主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极狐车主李女士说,开电车之前开了10年燃油车,明显感觉电动车比燃油车加速快很多,以前的油车起步时会肉一点,得有一个过程才能把速度提起来,但电车就没有那种感觉,很轻松就起步了。

极狐新阿尔法S5/记者拍摄

对于大多数普通车主而言,城市通勤场景下,极致的加速性能并非刚需,安全与舒适才是根本。新能源车主刘先生说,当时试驾时销售带他体验了4秒钟从零到时速100公里。“他一开我都晕了,一加油车就蹭蹭地往前窜,好明显的推背感。我说快停快停,我自己慢慢体验一下。我买车以后调的就是舒适模式,它的起步是很柔缓的,这样我开着舒服,坐车人也舒服,安全上面也有保障。”

小鹏P7/官网

20万级新能源汽车“标配”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市场在售的国产新能源车型中,百公里加速在4秒以内的已超过30款,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10到20万元价位的燃油车零百加速多在7到10秒左右。而如今同等价位的新能源汽车却能享受到豪华跑车级别的驾驶体验。

在社交媒体上,一些自媒体或网友拍摄的“极限加速体验”、“推背感测试”等视频也屡见不鲜,甚至有在公共道路进行极限加速的危险行为。

部分新能源汽车百公里加速性能参数/来自新京报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指出,过去百公里5秒以内加速性能的车只存在于法拉利、兰博基尼、保时捷,以及奔驰宝马的一些高端车型,价格都在80万到100万以上,现在由于电动车智能化以后,电动的瞬间峰值百公里两三秒之内就可以实现,15万到20万的车里面也普遍有了这些高速的加速性能。

但是,高端品牌与中端品牌的使用场景是不一样的,高端品牌是去追求和享受它的加速性能的,中端品牌是实用车型,使用的场景可能是去购物、接送孩子上下学、通勤等等,没有必要把它的默认加速也保持在百公里二三秒。

试驾视频/来自社交媒体

近年来,与新能源汽车急加速相关的失控事故频发。去年9月,一辆哪吒V电车车速突然飙到时速100公里,撞上道路旁花坛翻车自燃。今年1月,广东河源一辆新能源车在红灯车道失控加速,撞上大货车造成一死两伤。据报道,车祸全过程仅1.5秒左右,碰撞瞬间车速达到了时速150公里,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电动汽车观察家》主编邱锴俊分析,随着高性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动力平民化趋势越发明显,事故风险也大大上升。原来买超跑豪车的只是少数人,这些人往往是对汽车的驾驶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新能源汽车时代,零百加速5秒以内的车型走进普罗大众,有非常多的消费者对这个加速度是没有概念的,可能没有办法、没有经验去掌控这样的加速能力。

“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突发的事故,这些事故里面有一个共性,就是往往驾驶员其实是新手,对高加速模式的驾驶准备和操控能力不足,缺乏相关驾驶经验而引发车辆失控。”邱锴俊说。

广东河源一新能源汽车失控撞上货车瞬间解体/来自网络

默认模式下限制“5秒破百”

狂飙的加速竞赛,亟待拧上监管“紧箍咒”。这次公安部起草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乘用车每次上电/点火后(发动机自动启停除外),应处于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小于5秒的默认工作状态,驾驶员需通过主动操作才能切换至运动模式。

章弘表示,新规通过设置一个安全的最低限度,就是百公里必须在5秒以上,让车辆初始动力的输出非常地贴近新老司机,能够普遍地适应这种加速水平,从而减少因为速度的超出预期导致的安全事故。

值得说明的是,这个规定并不是指车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快,车辆可以有运动或赛道模式,但首次启动时默认零百加速性能在5秒以上。在此之后,驾驶者可再手动切换到性能更强的模式。“这种设计可以在安全和用户体验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推动新能源汽车向更安全更领先的方向发展。”章弘表示。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记者截图

为什么百公里加速的红线设置在5秒?这背后有着坚实的科学和安全依据。北京警察学院教授柳实说,按照国际标准,0到100公里加速在5秒以内的属于性能车,这种车不是一般的驾驶员可以随便开的,必须经过培训,甚至有的要拿到相应级别的驾照才能驾驶。

“另一方面,从人的生理学上来讲,0到100公里加速在5秒以内,就意味着每秒加速度在20公里以上,一般的人容易受不了,会产生严重的生理反应,比如说头晕、大脑瞬间出现空白。”赛车手出身的柳实表示,这种性能车要求驾驶人有很多的知识,包括技术方法是非常严格的,没有经过这方面专业训练的人,很难掌握和控制速度的。

FI赛车手/来自电影画面

征求意见稿中还提出,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载客汽车应具备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在车辆静止、蠕行时能检测出误踩加速,抑制动力输出,并通过一个明显的信号装置(例如声或光信号)提示驾驶人。

《电动汽车观察家》主编邱锴俊指出,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误踩踏板容易高频发生。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加速能力很强,将油门当成刹车误踩的情况下,车子的加速就很快,往往可能会导致比较严重的事故。

误踩抑制功能就是当系统判定说在非正常状态下被踩在了加速踏板上,它就会判定其实是一种误踩,系统就会抑制,不接受加速的指令。对于在一些已经超速的情况下,还长时间地踩在加速踏板上,也应判定为是误踩,从而进行抑制,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一些事故。

新能源汽车应具备踏板误踩抑制功能/来自网络

回归机动车安全本质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辅助驾驶激活的前提条件、车门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外把手、车速超10km/h关闭驾驶位娱乐影像等多项技术指标。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陶杨表示,这次国家标准的修订将倒逼整个汽车产业重新审视研发方向和产品设计逻辑,回归车辆作为交通工具的安全本质。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技术上有很多创新,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安全是整个汽车产业不可逾越的底线。汽车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所有的性能和卖点,都应当服从于安全这个基础。在这次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实际上是在乘用车的主动安全配置要求上全面地进行了升级。

“这也是回应近些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安全的痛点,特别有针对性地增加了多项技术性的要求。整体来看,这个强制性国标的修订,标志着汽车安全的管理从被动防护转向了主动预防。”陶杨说。

车门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外把手/来自网络

车速超10km/h关闭驾驶位娱乐影像/来自网络

不过,仅靠技术标准还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章弘表示,曾经百万级以上的高端车才有的加速性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逐渐普及,应该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将市场进行细分成家用型、智能型、运动型等车型,从而满足多样多样化的需求。比如普通的车就聚焦安全和经济性,就是家用,有些车通过性能的创新和对用户的培训,可以做成高性能的。

“要把娱乐快感的高性能车和百姓日常经济性能的家庭轿车分开,这样就有不同的使用场景,安全性能就会得到保护。我觉得这是整个产业需要做的调整。同时,车企在卖车时,也要弱化对高加速性能的宣传。”章弘建议。

新能源汽车/记者拍摄

今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正式超越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突破50%,占据半壁江山。陶杨建议,随着技术快速迭代,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技术监管和相关法律法规也要及时调整和进一步完善。

目前,《道路交通安全法》已经提上修订日程,发布了征求意见稿,里面涉及到关于自动驾驶等方面的内容,跟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包括道路机动车辆的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管理办法,也都需要及时地调整。

陶杨表示,最终要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协同的监管体制,实现对机动车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包括车辆的生产、产品的注册、车辆的检验,包括后续的使用、执法、监管等,形成一个闭环,让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整个机动车产业健康地发展。

安全是汽车产业不可逾越的底线/来自网络

再极致的性能参数,都不及“一路平安”四个字来得珍贵。只有将安全作为默认的起点,新能源汽车产业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内容来源记者/编辑王琛琛、主编 程艳

编辑:刘慧明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车水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能源电池报告怎么查询,分享5... 开新能源车的你,是不是总被这些问题困扰:电池用了这么久,衰减到什么程度了?仪表盘上的续航里程,到底能...
聚焦 | 带来全电商用生态解决... 【商用车新网原创】 当商用车开始电动化,物流行业将迎来怎样的变革? 11月10日,欣旺达在武汉商用车...
优来电不止是汽车 “移动能源站... 据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比例为...
AI赋能充电生态,优来电开启新... “充电排队1小时,刚充上就跳枪”“明明有优惠却错过,充一次花掉半箱油钱”——新能源车主的这些烦恼,正...
原创 风... 路权之争:新能源车时代的公路养护新挑战 截至2025年年中,我国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已突破2553.9...
66物联充电桩|TF600系列...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5亿辆的当下,充电效率与基础设施的适配性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矛盾。...
原创 新... 新能源车免上线检测?这事儿可别听风就是雨。前阵子我邻居刚买了辆纯电车,听人说新能源不用年检,结果差点...
非标柴油改质剂测评:如何实现清... 国六时代下,柴油车的排放与耐久性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市场上非标柴油仍广泛流通,导致喷油嘴堵塞、油耗升高...
汽油机进气系统清洗技术解析:高... 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和发动机技术的精密化,进气系统沉积物导致的怠速不稳、加速乏力等问题日益凸显。据...
原创 2... 极氪这波是把年轻人的心思摸得透透的。刚在商圈看到实车,那猎装造型往那儿一停,旁边的合资轿跑瞬间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