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档围绕智能汽车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展开探讨,核心内容如下。
技术发展方向:特斯拉端到端技术引领潮流,其 FSD 从 V10 到 V12 逐步实现感知、规划、控制环节的神经网络主导,但存在安全底线争议;国内主流采用多传感器融合与 “AI + 准则” 的混合方案,保障安全与体验平衡。
核心技术对比:端到端方案可降低对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的依赖,上限高,但解释性差、起步慢;模块化方案各环节独立,解释性强,下限高,两者性能增长曲线存在差异。
安全与监管:智能驾驶存在事故风险,我国出台相关通知规范 L2 + 系统命名、准入、召回及沙盒监管;欧盟通过 ECE R157 等法规明确临界工况与责任划分,强调比人类驾驶员更安全的目标。
产品与市场:NOA 功能快速普及,2025 年将成标配;高阶智驾芯片呈现高、中、低算力分级,规模化降本趋势明显;L4 级自动驾驶商业化遇阻,L3 级与人机协同成为当前主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