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陪老周去车管所年检,这家伙开着他那台插混SUV,头天晚上还跟我吹“电车底子,年检稳如狗”,结果尾气检测一出来,直接亮红。
检测员把单子递给他的时候,老周脸都绿了——“排放超标,复检不合格需维修”。他拽着我在车管所门口转圈,嘴里念叨着“平时充电开,发动机都没怎么用,怎么就超标了?”说实话,我当时也懵,插混车不就图个省油环保吗,怎么反倒栽在尾气上。
正愁着要不要找黄牛,旁边年检站的老师傅看不过去了,叼着烟过来搭话:“小伙子,是不是平时光用电,发动机搁得快生锈了?”老周点头跟捣蒜似的。老师傅一摆手:“别瞎折腾,上高速跑个四五十公里再过来,保准过。”
我当时还不信,这招也太玄乎了。老周也是病急乱投医,当即就开车上了绕城高速。我坐副驾上看着他调模式,从纯电切成混动,发动机启动的瞬间还有点轻微抖动——得亏是高速,要是在市区开,这动静加油耗,他得心疼半天。
跑了大概一个小时,转速时不时拉到三千转以上,老周摸着方向盘说:“感觉发动机都活过来了,之前总用电,启动的时候都有点迟钝。”你别说,下高速的时候再听发动机声音,确实比之前顺畅不少。
第二天再去复检,果然一次性通过。检测站那老师傅又跟我们唠:“现在年轻人开插混,恨不得把电用到底,发动机长期闲置,喷油嘴积碳、三元催化器工作不正常,尾气能合格才怪。”他说前阵子还有个车主,为了省电费,半年没让发动机工作过,年检时尾气超标三倍,最后花两千多清洗积碳才搞定。
其实这里面的门道说简单也简单。插混车的发动机就跟人一样,长时间不动弹就“生锈”。三元催化器得达到一定温度才能正常工作,平时市区用电开,发动机启动机会少,温度上不去,有害物质过滤不彻底;高速上发动机持续高负荷运转,温度一上来,积碳被烧掉,催化器也能充分发挥作用,尾气自然就达标了。
我身边还有个同事更有意思,去年年检前听了这个招,特意绕远路走高速,结果导航导错了,多跑了二十公里,回来跟我们吐槽油费花了三十多,但比起找维修店花的钱,还是划算太多。
不过也不是说随便跑趟高速就行。老师傅特意嘱咐,最好提前一天跑,别临检才去。跑的时候别一直低速巡航,偶尔深踩油门,让发动机转速上去,这样积碳清理得更干净。要是车龄超过三年,平时用电频率又高,建议年检前连续两天跑趟高速,稳上加稳。
现在想想,当初老周买插混车,就是图市区通勤省钱,跑长途又不用焦虑续航,哪想到年检会出这岔子。好多插混车主估计都跟他一样,把“用电优先”刻进DNA里,却忘了发动机也需要“活动筋骨”。
之前我还见过有人为了年检过关,特意去买所谓的“尾气净化剂”,一瓶一百多,其实根本没用,纯粹交智商税。比起这些花里胡哨的办法,跑趟高速既省钱又省心,就是得多花点时间。
对了,还有个小细节,年检的时候别把电用空了,最好留个二三十的电量,检测时需要切换动力模式,没电了反而麻烦。老周第一次去的时候就剩百分之五的电,检测员切换模式时发动机频繁启动,反而影响了检测结果。
现在老周逢人就说这个年检小技巧,前几天还把他那开插混的表弟拉去跑了趟高速。说实话,这些用车经验真不是说明书上能学到的,都是车主们踩坑踩出来的。
如果你也是插混车主,下次年检前可别再犯老周的错了。别等到检测单亮红才着急,花半天时间跑趟高速,比什么都管用。要是你还有别的年检小妙招,也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让更多车主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