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初,荷兰政府突然采取行动,声称安世半导体存在安全风险,直接接管了这家由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控股的公司,荷兰方面还将中国籍首席执行官停职,安排几名外籍人员接手管理事务,这件事表面像是法院作出的裁决,实际上背后完全属于政治运作,没过几天,中美两国代表在釜山结束会谈,美国随即宣布暂停一项关键规则,那项规则原本是用来支持荷兰立场的。
美国一抽走支持,荷兰就露出真实情况,荷兰政府嘴上说是进行法庭调查,但现在没有人相信这种说法,国际上也没有国家站出来支持荷兰,闻泰科技当天发布公告,要求荷兰方面马上交还公司控制权,恢复原来首席执行官的职位,赶走那些临时派来的管理人员,这件事很清楚,就是荷兰想借这个机会把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资产拿过来,结果荷兰自己先失去了靠山。
中国方面的反应非常迅速,商务部立刻禁止安世中国的子公司向荷兰出口关键封装元件,东莞工厂原本承担了安世全球七成产能,这一限制导致荷兰总部几乎陷入瘫痪,更关键的是,东莞工厂随即发布声明,表示不再遵从原有安排,自主重组供应链,没过几天,东莞工厂的出货率恢复到九成五以上,而荷兰方面连基本零件都难以配齐。
这下麻烦大了,安世是全球车规芯片的主要供应商,欧洲八成六的车企都靠它提供芯片,包括车灯、雨刷、发动机控制单元这些部件都得用它的产品,现在供应断了,日产、奔驰、大众、通用这些大厂全都乱了套,到处寻找替代方案,一辆普通汽车要用四百颗芯片,电动车更要一千颗,缺一颗都可能让生产线停下来,路透社报道说,汽车生产线正悄悄陷入瘫痪,这不是在吓唬人。
欧盟在10月28日急忙与中国举行视频会议,请求中方放开部分物资供应,此前荷兰表现最为积极,如今却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美国政府已不再介入此事,中国采取的限制措施导致汽车企业面临停产风险,荷兰政府对此感到十分难堪,法律依据失效,供应链中断,国际声誉受损,陷入多重困境,难以找到解决途径。
这件事也显示出欧洲小国的老问题,这些国家总是想用美国的规则来压制中国,顺便给自己捞好处,可是这次搞砸了,现在全球化时代,产业链早就连在一起,你动一个地方,整个链条都会跟着抖起来,德国以前也做过类似的事,想要卡住中国的光伏企业,结果德国的光伏装机量立刻往下掉,教训明明放在那里,偏偏大家记性都不太好。
这件事表面上是荷兰与中国在竞争,实际上是对全球制造业的一次压力测试,双方谁离不开谁,谁真正掌握话语权,已经很清楚,荷兰以为能够充当裁判,结果发现自己连当选手的资格都不够,中国没有喊口号,也没有打嘴仗,而是直接卡住关键环节,对方很快就认输了,这一招虽然厉害,但反映的是现实状况——如果有人动中国的资产,中国就能让对方的客户失去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