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两院院士、各行业专家,请联系五洲名家智库】
2025年10月,巴西前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先后来到长城汽车巴西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与比亚迪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工厂,为两款中国新能源车型下线站台,并亲自接受第1400万辆比亚迪交付。此举不仅是一场商业庆典,更是卢拉第三任期“再工业化”战略的关键落子,对巴西重塑产业链主权、推动全球南方绿色转型具有深远外溢效应。
以本土化生产重构产业主权
卢拉在比亚迪下线仪式上宣告“福特走了,比亚迪来了,这是巴西更好的选择”,并将原厂门前“亨利·福特路”更名为“比亚迪路”。这一象征性更名标志着西方传统汽车巨头主导时代的结束,表明巴西不再满足于低端组装,而是引入中国三电技术与完整供应链,实现从电池、电机到充电桩的本土化制造,提升附加值与就业质量,为“去工业化”二十年的巴西重新夺回产业主导权。
创造高质量就业与社会包容
长城汽车新工厂投产与比亚迪扩产合计为巴西带来直接岗位逾1.3万个,间接带动上下游配套逾5万个。卢拉强调“让工人第一次参与全球最前沿的绿色制造”,把高技能、高薪酬的绿色岗位作为缩小社会不平等的新杠杆,回应其“让人民重拾尊严”的执政承诺,为拉美最大经济体注入新的社会契约内涵。
树立南南绿色合作范式
面对COP30即将在贝伦举行,卢拉将比亚迪与长城项目包装为“全球南方气候解决方案”的核心展品,计划向大会提供1000辆新能源官方用车,并承诺零排放机场接驳。通过与中国车企合作,巴西以发展中国家身份获得先进低碳技术,避免传统“技术殖民”路径,为其他新兴经济体提供了“技术+市场+绿色金融”三位一体的南南合作模板。
撬动拉美区域价值链整合
卢拉政府把巴西东北沿海港口—亚马逊水陆走廊—南部高原工业带串联成“绿色出海大通道”,以巴西为轴心,辐射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等邻国。比亚迪已确认卡马萨里工厂将成为对拉美出口基地,年规划产能15万辆,覆盖整个南方共同市场零关税区。此举有助于拉美形成统一的绿色汽车标准与充电网络,降低区域内贸易成本,提升全球供应链话语权。
催化中巴经贸结构再平衡
2024年中巴贸易额突破1800亿美元,其中新能源车及零部件占比不足3%。卢拉提出“2029年把绿色交通品类提升至10%”的新目标,并支持以雷亚尔—人民币直兑结算降低汇率风险,为扩大中国动力电池、氢燃料系统对巴出口打开空间,同时推动巴西锂矿、大豆绿色认证对华出口,实现双向价值链再平衡。
卢拉与中国车企的密集互动,超越了传统招商引资范畴,是巴西在全球产业链重构时代谋求“绿色工业化主权”的战略宣言。通过导入中国新能源技术、资本与标准,巴西不仅获得就业与税收,更在关键产业环节重塑规则制定权,为整个拉丁美洲提供了一条摆脱资源依附、迈向高附加值制造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随着COP30的召开和拉美绿色关税同盟的酝酿,中巴新能源合作模式有望从“双边项目”升级为“区域公共产品”,成为全球南方共同实现低碳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坚实支点。
名人邀约|诺贝尔奖|诺贝尔奖获得者|诺奖代言|诺奖得主赋能背书|经济学家|邀请诺奖得主出席活动|大会嘉宾邀约|嘉宾推荐|院士邀请|中国名家论坛|会议活动邀请|论坛峰会嘉宾邀约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