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行业加快迈向智能化和全球化的格局下,制造企业面临的不仅是产品和技术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系统能力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供应链、海外交付、制造端到端的业务协同变得更复杂, 企业要在产品端持续突破,更要在信息系统上构建可支撑多区域、多业务流的技术支撑。
冠盛股份专注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领域40余年,主要产品包括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轮毂单元、橡胶件、转向和悬挂件,已实现对全球主流车型实现基本覆盖。作为中国少数支持一站式采购需求的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生产厂商,冠盛股份市场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海外市场的发展、以及业务场景多样化,系统点对点式的开发难以支撑日常运转,销售、供应链、生产、采购等多个环节提出了更高效的协同需求,传统的开发方式和老旧的技术架构难以满足业务的发展。项目快速上线没问题,但项目长期维护、跨系统协同和多区域扩展却出现了响应慢、成本高、主责不清晰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冠盛意识到要提升整体数智化能力,不能只是上工具,而是要从平台入手,构建一个能够统一应用标准、统一数据标准、统一研发标准、统一运维机制的技术底座,这才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升级的核心。
合作共赢:技术底座的定位必须清晰
冠盛对平台的需求并不止于开发效率的提升,而是试图从战略高度找到一条数智化升级的长期路径。从项目层面来看,技术底座必须超出低代码工具的范畴,而是能从底层支撑企业全域业务推进的基础设施,不能只满足一次上线,更要适配未来的持续迭代。
从平台功能层面来看,系统必须具备高性能运行能力,有快速开发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低维护成本,不能让IT团队一直跟随上线节奏疲于奔命。企业要的是一个既能快速构建,又能稳定运行的平台,而不是上线快却维护难的工具。
从平台定位来看,这不仅仅是为了企业自己用得顺手,更关键在于能够支持内外部的研发协作。冠盛在多区域落地过程中,联合本地团队推进本地化交付的能力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平台本身能开放、能协同、能提速,支撑联合研发的同时,也能满足总部的统一管理。
融合共创:用技术底座真正驱动数智化升级
在完成对技术底座的定位与核心诉求的清晰梳理后,冠盛需要的是一套能够真正落地、持续支撑业务变化的平台能力。数式Oinone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一套工具,更重要的是它从架构设计到功能支持,都围绕冠盛的数智化转型目标展开,体现出高效研发、高度扩展、能力开放与最佳实践等四个关键维度。这些能力共同构建起一个既能支撑当下业务,又能面向未来演进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高效研发:让研发效率跑起来
在数式Oinone的支撑下,研发团队不再需要从零写代码,而是可以通过平台的模型驱动开发能力大幅提升交付效率。同时平台的低代码模式也对非技术人员开放,让业务端也能直接参与流程、表单的构建,大幅降低了开发的沟通成本。这种能力使得冠盛在面对海外新业务场景时,不再是拉一个团队慢慢磨合,而是能在平台内快速完成研发支撑。海外相关部门的上线周期从过去的月级压缩到周级,研发不再只是执行者,更成为业务创新的推动者。
高度扩展:底座必须能持续承载业务变化
高效的开发只是起点,真正的考验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扩展能力。数式Oinone在冠盛的应用中体现了一个统一底座的优势:过去每次区域复制、产品线拓展都需要重新搭建系统,而现在只需基于已有架构做扩展即可,让系统可以随业务一起生长。这让冠盛在上线新业务时更加从容,后台逻辑稳定,前台业务快速响应,真正实现了系统结构与业务节奏的匹配。
能力开放:系统之间必须实现“能通就通”
统一技术底座不只是内部好用,更重要的是要能联通外部资源。冠盛在推进海外交付系统对接各类异构系统时,最大的难点在于数据孤岛和平台壁垒。而基于数式Oinone的高集成性和开放能力让这些过去难打通的问题变得简单可执行。无论是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还是权限、流程、界面的一致性,都有统一的技术路径来完成对接。也不再需要每套系统单独沟通逻辑,而是通过一个平台来涵盖所有场景的适配。这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边界感,提高了业务之间的透明度和连接性,帮助冠盛在全球交付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系统贯通。
最佳实践:平台支撑集团级数智化创新
平台的价值不只是工具和流程的加速,更重要的是能沉淀真正的业务实践,并为后续业务提供可复用的经验和能力。冠盛在应用过程中, 数式Oinone强有力的支撑了集团内部的研发、制造、物流等多个核心流程的落 地。这种能力不是一次性的交付,而是真正的组织共创,让平台成为推动集团数智化演进的核心支点。
冠盛对数式Oinone的引入,不仅得到了研发效率的提升 , 更是 保障了系统的 高度 可扩展性、开放性和方法论沉淀。冠盛能够更敏捷地面对不同市场的业务变化,也有更强的协同机制来支撑集团运作。数智化升级不是 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而统一技术底座的引入,正是让这个过程变得高效稳定、可持续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