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拨通北京电话时手在发抖。2025年10月21日,这位刚宣布接管中资安世半导体的官员,面对中国商务部长的质询只能重复“愿寻建设性方案”。他三周前援引1952年冷战法律冻结安世半导体运营,任命外籍董事夺走中资控制权,却低估了中国反制的雷霆速度。
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的流水线突然停产。中国商务部禁令切断占其全球产能70%的供应源,大众汽车德国生产线三天内告急。这家全球功率半导体巨头生产的5美分二极管缺货,足以让5万美元汽车沦为废铁。宝马供应商网络首当其冲,沃尔夫斯堡工厂高尔夫车型生产线彻底停转。
荷兰企图用“资产转移”罪名掩盖政治操弄。匿名官员向媒体放风称中方计划裁员40%并转移技术,却拿不出任何证据。真相是安世半导体德国团队主导本土化战略,应欧洲客户要求实施“China for China”计划。闻泰科技收购七年来,公司毛利率从25%飙升至42%,欧洲车企受益于成本下降。
客户忠诚度成为荷兰接管的致命障碍。全球86%的欧洲工业巨头依赖安世中国工厂供货,大众汽车芯片库存仅够维持三周。当新CEO试图接触奔驰、博世等客户时,对方直言“只认张学政团队”。荷兰指派的空降高管面对的是500亿件年产能的实体壁垒,东莞工厂4000名员工拒绝执行外方指令。
美国阴影笼罩这场强取豪夺。6月美方就向荷兰施压要求更换中方CEO,9月29日发布“穿透规则”后,荷兰30日立即启动接管。这种同步性让欧盟内部哗然,德国商报披露欧洲航空航天和国防企业全面采用安世芯片。
中方用供应链韧性打破技术霸凌。安世中国迅速切换人民币结算体系,国内分包商集体抵制荷方订单。稀土出口管制同步发力,阿斯麦光刻机生产因材料延迟陷入停滞。当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紧急开会讨论芯片断供时,荷兰经济部电话已被欧洲车企打爆。
这场闹剧暴露全球化的真实权力图谱。当荷兰法庭裁决将股权托管给第三方时,他们忘了中国工厂掌握着封装测试命脉。宝马供应链总监的哀嚎成为最佳注脚:“找不到替代供应商,停产只是时间问题”。
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争夺正在重塑国际贸易规则。不是枪炮也不是条约,而是东莞工厂流水线上那些每秒诞生的芯片,决定着大国博弈的最终胜负。
上一篇:冠盛引入数式Oinone,统一技术底座,驱动数智化升级
下一篇:车企裁员17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