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上午,第七届楚商大会在武汉开幕。大会期间,全国楚商与湖北省各市州共达成57个合作项目,总金额676亿元。开幕式现场签约项目18个,涉及光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大健康、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算力与大数据等领域,签约金额331.3亿元。
湖北省省长李殿勋致辞介绍,交通区位优越是湖北首要优势,“水、铁、公、空、管”五大交通体系完备发达,湖北依托五大交通网络重塑国内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辐射最广的现代物流体系。湖北优质科教资源在全国处于前列,每年超过40万大学生选择留在湖北,共建湖北。湖北产业基础坚实,是全国极少数具备41个产业大类的省份之一。湖北市场空间巨大,能够直接辐射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3亿人口。
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看好湖北、投资湖北。湖北省楚商联合会会长、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表示,遍布全球的楚商超过26万人,楚商500强企业的年总营收入超过3.7万亿元。过去12年,楚商在湖北累计投资超过2.1万亿元。今年以来,湖北组织1800多场楚商回乡共建支点专题活动,亿元以上的开工项目2535个,计划总投资超过9000亿元,楚商的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迁、人才回乡的强劲态势正在加速形成。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受文致辞指出,去年湖北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3.94万亿元,占GDP比重65.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总量跃居全国第六。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全省外贸总额的70%,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多个百分点。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大健康等重要产业领域,湖北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创新动力持续丰盈。
站上“十五五”新征程,湖北在“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中提出,到2027年,湖北民营经济年均增长6%左右,增加值达到4.5万亿元,民间投资占比达到60%左右。
为实现这一目标,湖北未来如何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武汉大学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罗知在大会“楚商共建支点交流对话”环节提到,湖北发展有根产业优势突出(编者注:有根产业是指在特定区域拥有深厚根基、能够长期扎根并依赖本地资源、文化或制度环境的产业类型),现在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学技术设施相继落户湖北,湖北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科技力量集聚地。未来只要我们加大对科研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引导社会资本的进入,为“有根产业”提供场景,推动根技术和场景的融合试验,能推动“有根产业”的大力发展。
其次,人工智能的颠覆式科技创新为湖北民营经济带来新机遇。虽然湖北现在没有六小龙,武汉数字专利的质量远超杭州,这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而且,湖北的制造业具有非常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优势,如果用人工智能的专业模型和制造业的创新和流程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很可能是一条非常值得探索的新路。
此外,湖北百万大学生是数字时代逆向创新的主力军。如果我们能将消费端的创意和活力转化为生产端的供给能力,就是湖北实现逆向创新的关键,未来可以将百万大学生和活力城市的建设,让他们变成逆向创新的源泉。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