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国内知名的儿童启蒙教学数字内容提供商宝宝巴士陷入舆论风波,有多位用户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在打开宝宝巴士APP时,频繁弹出内容低俗露骨的成人广告。29日上午,宝宝巴士致歉,表示非会员是肯定会看到广告的,广告中出现色情内容是因为广告为第三方公司投放,承认监管上出现漏洞,将会排查核实。
根据多位用户发布的录屏,这些广告弹窗不仅内容低俗,而且极其具有欺骗性,很容易误触,一个不小心就会跳转第三方应用,诱导下载其他应用,或者进入“美女热舞”直播间,还有的进入“黑色小说”页面,录频的家长前后也折腾了半分钟才从层层叠叠的广告里退了出来。
公开资料显示,宝宝巴士2021年提交的创业板招股书数据显示,当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结构中,APP广告合作推广占比高达70%以上。接入第三方广告在获得更多收益的同时也为今日的舆论风波埋下了隐患。
宝宝巴士这样专门面向儿童用户的应用软件推送低俗广告并非孤例,2019年,多款儿童换装小游戏APP被发现广告推送频率很高,甚至达到“一分钟出现6则广告”,其中不乏“腹黑老公太嚣张”“阔少的契约萌妻”这样明显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2024年,一款小学生使用的跳绳打卡APP被众多家长吐槽会弹出性感美女主播广告内容,画面不堪入目。
APP开发者为了最大化收益接入第三方广告,但往往又很难控制第三方广告推送的具体内容,一些广告主账户偷偷摸摸的投放擦边违规的内容,最终APP被用户吐槽,承担审核不严的责任。在批评APP广告出现审核漏洞的同时,更应该注意的是造成儿童APP频现低俗广告的重要原因在于APP开发者过度依赖第三方广告公司的投放,以实现更高盈利,以及第三方广告公司四处投放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广告内容。应用内有未成年模式为未成年用户守护数字内容的健康安全,而打开应用那一刻的开屏广告却成了灰色地带,有些时候开屏广告内容无伤大雅,有些时候却不堪入目叫人直摇头。
低俗擦边的弹窗、开屏广告不仅只针对儿童APP,在许多小程序应用、全年龄向APP中都有出现,部分广告想要跳过也并不容易。对于家长来说,这些广告跳转实在是防不胜防,以为给孩子下载了儿童专用的APP,就能辅助孩子正确使用手机应用,避免不良信息的诱导,却没想到还有时不时出现的广告挖坑。在市场化条件下,儿童APP要变现要盈利,都无可厚非,推出VIP充值或者插入广告也属常态,然而,面向未成年人开发的互联网产品更要守住法律和道德红线,不能是只要广告主付费就能无视内容尺度随意投放,应杜绝色情、暴力、低俗等不良信息钻着漏洞进入APP。监管的板子不仅要打在没有做好监管审核的APP开发商身上,更要打到处投放低俗擦边的广告主和第三方广告公司身上,要治标更要治本,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