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今天必须跟大伙儿扒一扒最新的酒驾新规,这事儿真不是小题大做,最近已经有一大批车友栽了跟头,轻则罚款扣分,重则拘留吊销驾照,损失可太大了。
现在交管部门对酒驾的认定标准,严到了新高度,以前很多人觉得 “不算事” 的行为,现在全算酒驾,看完你绝对不敢再心存侥幸。
先问大伙儿,喝完酒在小区里挪几米车,这也算酒驾吗?以前有人觉得 “就挪个车位,又不上马路” 肯定没事,但现在明确说,算,而且是实打实的酒驾,抓到就罚没商量。
我身边一哥们前段时间就吃了大亏,晚上跟朋友喝了点酒,回家发现自己的车被别人堵在停车场,想着就挪两三米让开通道,而且都在小区内部,应该没人管。
结果刚启动车子挪了两步,就遇上巡逻的交警,交警当场做了酒精检测,数值超标,直接按酒驾处理,暂扣驾照六个月,还罚了一千五百块,这哥们事后肠子都悔青了,说早知道多等半小时叫代驾,也不至于花这冤枉钱还耽误事儿。
后来交警也明确解释,只要你启动汽车发动机,并且操控车辆移动,不管移动距离多远,不管是在公共道路、小区里还是自家院子里,都属于 “驾驶行为”。
法律上对 “驾驶” 的定义,比咱们普通人理解的宽泛多了,别觉得 “没上大马路就没事”,现在查酒驾根本不看你在哪开,只要车动了、你在驾驶位操控,就按规矩来。
还有更让人意想不到的,酒后在车里睡觉居然也能被罚,很多人喝完酒不敢开车,又不想麻烦别人,就想着在车里睡一觉等酒劲过了再走,觉得这样既安全又合规,但实际上这样做也可能被认定为酒驾,关键就看你有没有熄火、拔钥匙。
前阵子有个新闻,几个年轻人喝完酒,因为天太冷躲在车里开着暖气睡觉,结果半夜被交警查到,交警发现他们坐在驾驶位上,车子还处于启动状态,当场做了酒精检测,几个人数值都超标,全被按酒驾处理,这几个年轻人还一脸懵,说自己根本没开车,就是在车里睡觉,怎么就酒驾了。
交警的解释很明确,如果你坐在驾驶位上,车辆还处于启动状态,哪怕你没开,也会被认定为 “对车辆具有控制权”,有随时驾驶的可能,所以照样算酒驾。
这儿给大伙儿支个保命招,喝完酒要是实在想在车里休息,一定要记住三点,第一必须熄火,第二必须拔钥匙,第三最好别坐在驾驶位上,去后排或者副驾躺着,这样才能避免被误判。
除了这两个 “离谱” 的情况,还有一个最阴险的坑,很多老司机都栽在上面,那就是 “隔夜酒”,很多人觉得 “我前一天晚上喝的酒,睡了一觉肯定醒了”,第二天早上开车绝对没事,但现实往往打脸。
我另一个朋友就是例子,前一天晚上跟客户应酬,喝了差不多一斤白酒,当时觉得没醉,回家倒头就睡。
第二天早上九点多起床,感觉精神头挺好,就开车去公司上班,结果在早高峰的例行检查中被交警拦下来,酒精检测结果一出来,数值居然还超标,直接按酒驾处理,他当时特别不服气,说自己睡了快十个小时,怎么还会有酒精。
交警说,酒精在血液里的代谢速度是固定的,跟你主观上 “觉得自己醒没醒” 没关系,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饮酒量、喝的酒精度数也不同,代谢时间自然有长有短,大量饮酒后,哪怕睡了八小时,血液里的酒精含量也可能超标,尤其是喝白酒、洋酒这种高度酒的,代谢时间会更长,最坑的是,你自己可能感觉不到还有酒劲,但酒精检测仪不会骗人,一旦被查到,该怎么罚就怎么罚,根本没地方说理。
说了这么多,大伙儿肯定最关心现在酒驾、醉驾的处罚到底有多严,别以为只是罚点钱、扣几分,现在的处罚力度,能让你彻底不敢碰红线。
先看酒驾标准,血液里酒精含量大于等于二十毫克每一百毫升但小于八十毫克每一百毫升,就是酒驾,处罚是暂扣机动车驾驶证六个月,并处一千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如果之前有过酒驾记录,再次被查到的话,会直接吊销驾照,还得处十日以下拘留,罚款金额也会增加。
再看醉驾,血液里酒精含量大于等于八十毫克每一百毫升,就是醉驾,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交通违法了,而是刑事犯罪,处罚是直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照,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俗点说就是要坐牢,要是醉驾营运车辆,处罚更重,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照,重新取得后也不能再开营运车,而且同样要坐牢。
想想看,为了喝一顿酒,不仅要花几千块钱罚款,还得被拘留、吊销驾照,甚至留下刑事案底,影响自己和家人的工作生活,这代价太大了,而且现在交警查酒驾根本不是 “突击检查”,而是常态化执法,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不管是市区主干道还是郊区小路,都可能遇到检查,现在科技执法也越来越严,酒精检测仪、监控摄像头全覆盖,想躲根本躲不过,所谓 “侥幸心理”,最后只会害了自己。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底线,真要是免不了喝酒,那就提前叫代驾,或者打车、坐公交回家,花几十块钱就能保平安,比什么都值,别觉得 “我就喝了一点”“我技术好”“没人会查到我”,这些都是给自己找的借口,酒后驾车,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家人、对其他路人不负责。
希望今天说的这些酒驾新规和避坑要点,大伙儿都能记在心里,也别忘了转发给身边的车友,让更多人知道这些 “雷区”,平安回家,才是咱们每次出行的终极目标,你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