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霍东阳 编辑/张广凯)
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阿迪达斯的业绩反而呈现回暖趋势。
当地时间10月21日,阿迪达斯公布了第三季度初步业绩,并上调了全年业绩预期。
报告显示,在剔除汇率因素后,阿迪达斯品牌营收增长12%,达到66.3亿欧元,去年同期营收为64.38亿欧元。这一增长得益于各市场、产品部门、品类及渠道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去年已完成剩余Yeezy库存的清理,本期业绩不再包含Yeezy业务的贡献。若将去年同期Yeezy约2亿欧元的销售额纳入统计,阿迪达斯本季度营收增幅仍达到8%。
在盈利能力方面,尽管面临成本上升压力,阿迪达斯第三季度的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51.8%,营业利润大幅增长至7.36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5.98亿欧元显著提升,营业利润率也从9.3%提高至11.1%。
基于第三季度的强劲表现,阿迪达斯公司对2025年全年业绩作出了更加乐观的预测。公司预计,全年营业利润将达约20亿欧元,此前的预期在17亿至18亿欧元之间。
对盈利能力展望的上调,得益于品牌持续增长势头、超预期的业务表现,以及公司成功部分抵消美国关税上涨带来的额外成本。
今年4月,美国关税上调给全球供应链布局广泛的阿迪达斯带来压力,当时阿迪达斯预计这将使其下半年成本增加2亿欧元。
然而在关税“大棒”的压力下,阿迪达斯的毛利率、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均录得提升,各市场、产品部门、品类及渠道的两位数增长证明了阿迪达斯已经找到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阿迪达斯采用的最主要的举措就是涨价。有媒体报道称,阿迪达斯Samba系列运动鞋,特朗普上调关税前在美售价为90美元起,如今其在美国网站上的起售价为100美元。
另一面,阿迪达斯也持续推进品牌战略的长期调整。过去一年中,公司重新聚焦于以“三道杠”为代表的核心品牌价值与产品创新,大力复兴了Samba、Gazelle等经典鞋款,并拓展了其他复古风格产品线。
在刚刚落幕的上海时装周,阿迪达斯作为压轴品牌亮相,以POWER OF THREE为灵感核心,展示百余套造型,呈现品牌创新方向的三个维度:运动的速度、东方的节奏、街头的自我表达。
10月,阿迪达斯CEO Bjoern Gulden明确表示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他称“现在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有95%为‘中国制造’,在设计方面也逐步实现了中国原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阿迪达斯也因羽绒服由雪中飞代工生产在近日引发热议。
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其在短视频平台直播间购买的阿迪达斯羽绒服实为雪中飞代工产品,并表示“不如直接买雪中飞,何苦承担中间赚差价。”
阿迪达斯售后的相关人员表示,具体产品是否代工及代工厂信息门店并不掌握,但雪中飞和波司登均是阿迪达斯的代工厂。还有业内人士透露,波司登主要生产阿迪达斯的高端线产品。
零售独立评论人马岗表示,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倾向于采用代工模式,这样企业可以更聚焦品牌本身。在产业链专业化分工的格局下,运动品牌运营商专注于品牌建设、营销推广及产品设计,而品牌将开发制造的环节由专业制造商完成。
除了阿迪达斯,耐克、彪马等众多国际知名运动品牌也广泛采用这一模式。此前因降薪引发关注的匹克,也是从耐克代工厂发展而来。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代工模式并非简单的“贴牌”其背后是品牌标准、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综合博弈。即使在同一家工厂,采用不同标准和模式生产的产品存在显著差异。
代工方“雪中飞”成立于20世纪末,是波司登集团定位中端市场的羽绒服品牌,雪中飞拥有产品设计、研发及供应链整合、品牌营销、制造及零售能力。
而“贴牌加工”(包括OEM和ODM)是波司登的重要业务。尽管受到地缘政治风险、部分区域市场低迷等外部挑战,波司登的贴牌加工管理业务仍保持健康且良好的发展势头。
根据波司登2024/25财年报告,截至3月31日,集团的贴牌加工管理业务收入约为33.73亿元,占整体收入的13.0%,较去年同期上升26.4%。
同时,贴牌加工管理业务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约占贴牌加工管理业务收入的90.4%,显示出波司登在代工领域的专业性和客户认可度。
有业内人士表示,选择雪中飞代工只能说明阿迪达斯真的懂行,知道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对阿迪达斯来说,选择中国制造既是基于成本和效率的理性决策,也是对市场信心的体现。
对消费者而言,代工模式争议的核心在于品牌溢价的合理性。然而,品牌价值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还包括设计研发、营销推广、售后服务等全流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