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当我呱呱坠地,开启与这个世界最初的交集时,日产在中国的故事也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悄然种下。
那一年,第一辆日产公爵优雅地驶入中国街巷,引擎的轰鸣声打破了街头的宁静,也在无数国人心中种下了对现代出行的向往。
还记得小时候,“初见惊鸿”的公爵轿车出现在街头。它那流线型的身姿,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泽,可靠的性能更是让人称赞不已。
那时,市场经济刚刚萌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如同星星之火。公爵的出现,就像一阵春风,点燃了人们心中对优质出行的渴望。
四十年后今天,在10月16日,以“四十载,伴NI行”为主题的日产中国40周年品牌之夜在杭州璀璨启幕。
这不仅是一场庆典,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宣言,站在入华四十年的里程碑前,日产正以一场全方位的焕新,回应时代的提问。
•四十年积淀,从“公爵”到“电动黑马”
四十载风云,日产从蓝鸟、天籁的“大沙发”舒适哲学,到如今电动化、智能化的“行走终端”,印证了中国市场从功能到体验的消费变迁。
四十年间,日产在中国累计收获1900万用户,从最初的公爵轿车,到后来的轩逸、天籁,日产在中国市场一步步深耕,凭借舒适可靠的产品特性,赢得了众多中国家庭的喜爱。
这种长期积累的用户口碑和品牌认知,成为日产在中国市场最宝贵的资产。
值得一提是,此前有人说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快不行了,但日产用一款车打破了所有人的印象,那就是东风日产N7。
这款纯电轿车成了名副其实的合资黑马,日产N7作为全新新能源天演架构下的首款纯电中高级轿车,连续多月霸榜合资销冠,从企划到上市,N7仅用了18个月,上市50天累计大定突破20000台。
8月份更是成功突破一万台大关,成为首个“单月销量和交付双破万”的合资纯电车型。
而N7还只是个开场,日产手里还攥着三张新王牌。
•三张新王牌,多维布局显实力
在品牌之夜现场,日产一口气亮相了三款新车。
第一张王牌是日产N6,作为日产首款插混轿车,可以理解为“能加油的N7”。这款车的推出,展现了日产在多元化动力路线上的灵活布局。
在纯电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期,插电混动车型既满足了政策要求,又解决了用户的续航焦虑,可谓抓住了市场的痛点。
第二张牌最有意思,搭载鸿蒙座舱的燃油车天籁。将最智能的座舱塞进燃油车,目标就是要做“燃油智能第一车”。
这一举措巧妙地解决了“油电同智”的用户痛点,为那些尚未准备好转入电动化的用户提供了智能升级的选择。
第三张牌是插混皮卡,展现了日产在细分市场的进一步深耕。
从这些布局来看,最关键的还不是车本身,而是背后研发逻辑的改变,这几款车从设计到研发全是中国团队说了算。
•“Glocal”新模式,中国团队主导创新
这就是日产的新模式——“Glocal”(全球本地化)。在中国,为中国,甚至未来还要带着中国方案走向全球。
日产CEO一句话点明了核心,“转型的关键就在中国。”这意味着,中国不仅是日产最大的单一市场,更被赋予了全球战略关键支柱的定位。
在日产总部赋予更高自主权,以及东风集团全面协同的支持下,日产中国团队在产品定义、开发节奏等方面拥有了更多决策空间。
这种“大刀阔斧”的放权变革使日产中国能够更加敏捷地响应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
由日产汽车年轻的中国设计师团队打造的N7自上市以来广受好评,证明了日产在本土化创新方面的成功实践。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一支由本土精英与全球人才融合而成的团队,这种多元协作的结构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
•电动化征程,技术日产再出发
面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日产正在加速其电动化进程。日产计划在2027年前投放10款新能源车型,这将为用户提供更多元的绿色选择。
在智能化领域,“人车共生”的智能出行新体验即将到来。未来的出行,既能在城市通勤中感受智能便捷,也能在山海之间释放探索激情;既能满足家庭出行的安稳需求,也能承载个性表达的自我追求。
这种市场表现,不仅证明了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更显示出日产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反击已经开始见效。
•电动EV:
四十年光阴流转,从“初见惊鸿”到“伴NI同行”,日产早已超越单纯的汽车品牌身份,成为中国消费者生活变迁的见证者、出行热爱的守护者。
四十不惑的日产已经用N7证明了它的实力,现在又用一套全新的玩法,以及全新车型日产N6,搭载鸿蒙座舱的燃油车天籁、插混的皮卡,这一连串的新车吹响了反击的号角,并且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践行“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战略,日产将在传承与焕新不断蓄力,正整装迈向下一个征程。